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1.3 提出问题 | 第11页 |
1.2 国内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1 国内处置非法集资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外处置非法集资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 | 第12页 |
1.3 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1.3.1 应急管理理论 | 第12-13页 |
1.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3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5.1 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1.5.2 案例研究 | 第15页 |
1.6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6.1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6.2 实际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处置非法集资事件的难点 | 第16-26页 |
2.1 处置非法集资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2.1.1 处置非法集资事件在发现方面的发展趋势 | 第16页 |
2.1.2 处置非法集资事件在处置方面的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2.1.3 处置非法集资事件在处置后的总结防范方面的发展趋势 | 第17页 |
2.2 非法集资事件处置的难点 | 第17-23页 |
2.2.1 处置前“难发现” | 第17-20页 |
2.2.2 “处置难” | 第20-21页 |
2.2.3 “事后防范难” | 第21-23页 |
2.3 成都市政府处置“MQL公司”非法集资事件案例的典型性 | 第23-26页 |
2.3.1 事前及时发现的代表性 | 第23-24页 |
2.3.2 事中处置工作的典型性 | 第24页 |
2.3.3 事后防范工作的成效性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成都市政府处置M公司非法集资事件的案例描述 | 第26-32页 |
3.1 处置背景 | 第26-28页 |
3.1.1 成都市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3.1.2 成都市非法集资事件的基本情况 | 第27页 |
3.1.3 M公司非法集资基本情况及危害 | 第27-28页 |
3.2 处置M公司非法集资事件的内容 | 第28-30页 |
3.2.1 处置M公司非法集资事件的主体 | 第28页 |
3.2.2 处置M公司非法集资事件的原则 | 第28-29页 |
3.2.3 处置M公司非法集资事件的做法 | 第29-30页 |
3.3 处置M公司非法集资事件的成效 | 第30-32页 |
3.3.1 保障了群众的权益 | 第30页 |
3.3.2 规范了民间金融行为 | 第30-31页 |
3.3.3 稳定了经济秩序 | 第31-32页 |
第四章 M公司非法集资事件处置的预警分析 | 第32-37页 |
4.1 事前预警工作的举措 | 第32-33页 |
4.1.1 预警工作发现线索 | 第32页 |
4.1.2 预警预案分析 | 第32-33页 |
4.2 事前预警工作的经验分析 | 第33-37页 |
4.2.1 预警的建设思路 | 第33页 |
4.2.2 预警工作的架构流程 | 第33页 |
4.2.3 预警体系的指标设定 | 第33-37页 |
第五章 M公司非法集资事件处置的措施分析 | 第37-41页 |
5.1 处置工作的举措 | 第37-38页 |
5.1.1 及时响应预警 | 第37页 |
5.1.2 及时追赃挽损 | 第37-38页 |
5.2 处置工作的成效分析 | 第38页 |
5.2.1 协调了冲突、调和了矛盾、维护了群众利益 | 第38页 |
5.2.2 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 第38页 |
5.2.3 有效的处置为有效预防提供了经验 | 第38页 |
5.3 处置工作的经验分析 | 第38-41页 |
5.3.1 建立处置思路:统一领导、属地管辖、协同配合 | 第38-39页 |
5.3.2 设立处置流程 | 第39页 |
5.3.3 优化处置的主要措施 | 第39-41页 |
第六章 M公司非法集资事件处置的事后防范分析 | 第41-47页 |
6.1 事后防范工作的举措 | 第41-42页 |
6.1.1 完善制度体系 | 第41页 |
6.1.2 规范运行体系 | 第41-42页 |
6.1.3 加强保障体系 | 第42页 |
6.2 事后防范工作的成效分析 | 第42页 |
6.2.1 强化了政府对市场的监管 | 第42页 |
6.2.2 优化了市场配置 | 第42页 |
6.3 事后防范工作的经验分析 | 第42-47页 |
6.3.1 建立预防防范体系思路:政府、企业、群众三位一体 | 第42-43页 |
6.3.2 从制度体系、运行体系、保障体系设立预防防范体系架构 | 第43页 |
6.3.3 加强防范的举措 | 第43-47页 |
第七章 成都市政府处置M公司非法集资事件的启示和展望 | 第47-50页 |
7.1 科学的指标是预防的重点 | 第47页 |
7.2 协同配合是处置非法集资事件的关键 | 第47-48页 |
7.3 完善的预防防范体系是处置非法集资事件的经验总结 | 第48页 |
7.4 结论和展望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