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现有技术抗辩的适用范围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问题的提出第9页
2 现有技术抗辩及其适用范围争议第9-15页
    2.1 现有技术抗辩的制度源起第9-11页
    2.2 现有技术抗辩的正当性基础第11-14页
        2.2.1 保障公知技术的使用自由第11-12页
        2.2.2 修补专利无效的制度瑕疵第12-13页
        2.2.3 平衡公益保护和私益保护第13-14页
    2.3 现有技术抗辩适用范围争议第14-15页
        2.3.1 相同侵权与等同侵权第14页
        2.3.2 法律规定的不足与适用分歧第14-15页
3 现有技术抗辩适用范围的裁判立场第15-21页
    3.1 我国现有技术抗辩适用的基本状况第15-18页
        3.1.1 司法案例选择与梳理第15-16页
        3.1.2 裁判结果及适用现状第16-18页
    3.2 现有技术抗辩适用范围的裁判思路第18-20页
        3.2.1 适用于相同侵权的裁判观点第18-19页
        3.2.2 仅适用等同侵权的裁判观点第19-20页
    3.3 现有技术抗辩适用范围的裁判立场评析第20-21页
4 现有技术抗辩适用范围的学理主张第21-28页
    4.1 现有技术抗辩在相同侵权下的适用意见第21页
        4.1.1 肯定说第21页
        4.1.2 否定说第21页
    4.2 否定现有技术抗辩适用于相同侵权的理由第21-24页
        4.2.1 专利推定效力的虚化第21-22页
        4.2.2 专利诉讼代价的提高第22-23页
        4.2.3 专利执法标准的分化第23-24页
    4.3 肯定现有技术抗辩适用于相同侵权的理由第24-27页
        4.3.1 司法对行政的制约性第24-25页
        4.3.2 弥补司法程序的冗长第25-26页
        4.3.3 现有技术抗辩的独立地位第26-27页
    4.4 现有技术抗辩适用范围主张的比较第27-28页
        4.4.1 两种主张的视角差异及成因第27页
        4.4.2 由设立目的分析适用范围第27-28页
5 现有技术抗辩的应然范围及相关司法应对第28-36页
    5.1 现有技术抗辩适用范围应限于等同侵权第28-32页
        5.1.1 现有技术抗辩是对等同原则的限制第28-30页
        5.1.2 司法与行政的二元分立体制第30-31页
        5.1.3 避免权利抗辩性质的混淆第31-32页
        5.1.4 平衡当事人的证明责任第32页
    5.2 相同侵权下的司法应对路径第32-36页
        5.2.1 知识产权法院的集中管辖第32-33页
        5.2.2 相同侵权中引入专利无效抗辩第33-34页
        5.2.3 赋予专门法院判断专利效力的职能第34-36页
致谢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1页
附录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市政府处置“MQL”非法集资事件的案例研究
下一篇: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