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词源学(字源学)论文

汉语“躺卧”概念域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24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内容及研究现状第10-15页
        一 研究对象及内容第10-11页
        二 研究现状第11-15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目标第15-18页
        一 研究意义第15-17页
        二 研究目标第17-18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材料和工具第18-24页
        一 研究方法第18-19页
        二 语料和统计工具第19-24页
第一章 “躺卧”概念域的历时演变研究第24-48页
    第一节 上古汉语第24-31页
        一 先秦时期第24-30页
        二 西汉时期第30-31页
        三 小结第31页
    第二节 中古汉语第31-37页
        一 东汉时期第31-34页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第34-37页
        三 小结第37页
    第三节 近代汉语第37-48页
        一 唐宋时期第38-40页
        二 元明清时期第40-47页
        三 小结第47-48页
第二章 “躺卧”概念域的动态发展研究第48-62页
    第一节 对应分析第48-53页
    第二节 对应分析图的解释第53-59页
    第三节 “躺卧”概念域的动态发展规律第59-62页
第三章 “躺卧”概念域的共时分布和跨语言研究第62-91页
    第一节 “躺卧”概念域的共时分布第62-69页
        一 方言分布第62-67页
        二 共时分布的历时解释第67-69页
    第二节 “躺卧”概念域的跨语言比较研究和语义图第69-78页
        一 语言取样第70-72页
        二 概念空间与传统语义图模型第72-78页
    第三节 加权语义图第78-86页
        一 加权语义图的绘制第78-83页
        二 加权语义图的解释第83-86页
    第四节 涉“躺卧”语义的聚类分析第86-91页
结语第91-101页
    一 考察常用词应注意的问题第92-95页
    二 关于概念空间与语义图第95-97页
    三 语言学研究中计量方法应用的展望第97-101页
附录一第101-102页
附录二第102-108页
征引文献第108-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9页
致谢第119-12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1-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甲骨文“手”符字构形研究
下一篇:甲骨文“止”符字构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