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绪论 | 第7-14页 |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 第7-8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7页 |
1.1.2 选题依据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1.3.1 城市景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书院文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路线 | 第11-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3 研究路线 | 第12-14页 |
2.城市景观解读与南昌本土书院文化解析 | 第14-36页 |
2.1 解读城市景观 | 第14-17页 |
2.1.1 城市景观的定义 | 第14-15页 |
2.1.2 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分类 | 第15-16页 |
2.1.3 南昌城市景观的现状简述 | 第16-17页 |
2.2 南昌本土书院文化解析 | 第17-29页 |
2.2.1 南昌本土书院文化内涵 | 第17页 |
2.2.2 本土书院文化发展历史 | 第17-19页 |
2.2.3 南昌本土书院文化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4 南昌本土书院文化构成 | 第20-29页 |
2.3 书院文化与城市景观相关性分析 | 第29-36页 |
2.3.1 书院文化在景观中的应用研究案例分析 | 第29-34页 |
2.3.2 南昌本土书院文化在城市景观中应用的适宜性 | 第34-36页 |
3.本土书院文化在南昌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 第36-57页 |
3.1 南昌市概况 | 第36页 |
3.2 调研计划 | 第36-37页 |
3.2.1 调查区域 | 第36页 |
3.2.2 调查对象 | 第36页 |
3.2.3 调查内容 | 第36-37页 |
3.2.4 调查方式 | 第37页 |
3.3 调研实践 | 第37-55页 |
3.3.1 孺子亭公园实地调研 | 第37-41页 |
3.3.2 八一公园实地调研 | 第41-44页 |
3.3.3 赣江市民公园实地调研 | 第44-47页 |
3.3.4 梅湖公园实地调研 | 第47-51页 |
3.3.5 昌东广场实地调研 | 第51-52页 |
3.3.6 青山湖景观大道实地调研 | 第52-53页 |
3.3.7 南昌书院街实地调研 | 第53-55页 |
3.4 对7个城市景观调研对象的本土书院文化的应用现状概括 | 第55-57页 |
4.本土书院文化在南昌城市景观中的应用分析 | 第57-64页 |
4.1 南昌本土书院文化在南昌城市景观的应用现状总结 | 第57-59页 |
4.1.1 城市景观文化类型多样致使本土书院文化应用不够突出 | 第57-58页 |
4.1.2 展示方式和手法多样,但景观设计效果的展示有待提升 | 第58页 |
4.1.3 对于南昌本土书院文化遗址与遗迹的保护和传承不足 | 第58-59页 |
4.2 本土书院文化在南昌城市景观的应用现状形成原因 | 第59页 |
4.2.1 民众对于南昌本土书院文化的认知不够 | 第59页 |
4.2.2 城市景观的后期维护与管理有进步空间 | 第59页 |
4.2.3 城市景观具有一定政策色彩,政府对于本土书院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 第59页 |
4.3 本土书院文化的表达 | 第59-64页 |
4.3.1 本土书院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表现形式 | 第59-61页 |
4.3.2 本土书院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表现手法 | 第61-64页 |
5.结论 | 第64-6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5.2 研究不足 | 第65页 |
5.3 未来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