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损伤的热冲压薄壁结构抗撞性能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7页 |
1.1 汽车轻量化 | 第7-9页 |
1.1.1 中国汽车发展状况 | 第7-8页 |
1.1.2 汽车轻量化技术 | 第8-9页 |
1.2 金属薄壁结构抗撞性能研究 | 第9页 |
1.3 梯度性能薄壁结构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3.1 梯度性能技术的研究 | 第9-13页 |
1.3.2 淬硬硼合金钢本构及失效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5-17页 |
2 热冲压薄壁结构制备及抗撞性实验研究 | 第17-30页 |
2.1 热冲压淬火后材料基础力学性能 | 第17-20页 |
2.2 热冲压薄壁零件制备 | 第20-25页 |
2.2.1 工艺方案 | 第20-21页 |
2.2.2 焊接方案 | 第21-25页 |
2.3 热冲压薄壁结构单轴静态压溃实验 | 第25-29页 |
2.3.1 实验设备 | 第25-26页 |
2.3.2 实验方案 | 第26-27页 |
2.3.3 实验结果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热冲压连续介质GISSMO损伤模型 | 第30-45页 |
3.1 GISSMO损伤模型 | 第30-32页 |
3.2 断裂应变和应力三轴度关系 | 第32-39页 |
3.2.1 拉伸样件制备 | 第32-33页 |
3.2.2 拉伸实验 | 第33-35页 |
3.2.3 有限元仿真 | 第35-39页 |
3.3 损伤累积参数m、n识别 | 第39-41页 |
3.4 网格依赖性分析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考虑损伤的热冲压薄壁结构抗撞性能研究 | 第45-54页 |
4.1 薄壁结构抗撞性能评价指标 | 第45-46页 |
4.2 CAE建模过程 | 第46-48页 |
4.2.1 材料模型 | 第46-47页 |
4.2.2 焊点的设置 | 第47页 |
4.2.3 边界条件、载荷 | 第47-48页 |
4.2.4 计算设置和输出 | 第48页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4.4 复杂应变路径对损伤预测的影响 | 第50-51页 |
4.5 损伤对薄壁结构压溃性能的影响 | 第51-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考虑损伤的变强度热冲压薄壁结构抗撞性能研究 | 第54-61页 |
5.1 仿真材料性能 | 第54-56页 |
5.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