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蒿苗语连动结构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一、丰富苗语语法研究 | 第13页 |
二、丰富汉藏语系语言研究 | 第13-14页 |
三、丰富类型学研究 | 第14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4-22页 |
一、国外连动结构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二、国内连动结构研究综述 | 第17-22页 |
第三节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第四节 语言简况及语料来源 | 第24-29页 |
一、语言简况 | 第24-25页 |
二、养蒿苗语音系 | 第25-28页 |
三、语料来源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养蒿苗语连动结构的类型 | 第29-46页 |
第一节 S+V1+O+V2型连动结构 | 第30-32页 |
第二节 S+V1+V2+0型连动结构 | 第32-37页 |
一、能愿动词+动词 | 第32-33页 |
二、趋向动词+实义动词 | 第33-36页 |
三、动词+动词 | 第36-37页 |
第三节 S+V1+O1+V2+02型连动结构 | 第37-42页 |
一、S+V1+O+V2+02 | 第37-38页 |
二、兼语式连动结构 | 第38-39页 |
三、mε~(55)(有)型连动结构 | 第39-40页 |
四、双宾语型连动结构 | 第40-42页 |
第四节 养蒿苗语连动结构的语法化现象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养蒿苗语连动结构句法特征 | 第46-58页 |
第一节 象似性原则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单述谓性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单小句性 | 第48页 |
第四节 语法范畴共享性 | 第48-51页 |
第五节 论元共享性 | 第51-54页 |
第六节 语义相关性 | 第54-55页 |
第七节 韵律连贯性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养蒿苗语连动结构的语义分析 | 第58-67页 |
第一节 时序 | 第58-59页 |
第二节 方式—行为 | 第59-60页 |
第三节 行为—目的 | 第60-61页 |
第四节 行为—结果 | 第61-62页 |
第五节 互补 | 第62页 |
第六节 因果 | 第62-63页 |
第七节 表能愿 | 第63-64页 |
第八节 表假设 | 第64页 |
第九节 表前提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7-70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67-69页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附录 民间故事两则 | 第77-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