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阅读论文

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以鼓楼区三所小学五、六年级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18页
    一、研究缘起第8-9页
    二、研究综述第9-16页
    三、研究意义第16页
    四、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一章 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概述第18-25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一) 非连续性文本第18页
        (二) 阅读与阅读教学第18-19页
    二、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及分类第19-23页
        (一) 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第19-20页
        (二) 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分类第20-23页
    三、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价值第23-25页
        (一) 适应现实生活需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第23页
        (二) 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第23-24页
        (三) 提高阅读综合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第24-25页
第二章 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现状调查第25-39页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现状第25-28页
        (一) 国外母语教材非连续性文本呈现情况第25-26页
        (二) 我国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第26-28页
    二、鼓楼区三所小学五、六年级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现状第28-39页
        (一) 对五、六年级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第28-29页
        (二) 对五、六年级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情况的调查分析第29-35页
        (三) 对小学语文教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第35-39页
第三章 基于现状调查的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问题分析第39-44页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内容的缺失第39-40页
        (一) 缺乏非连续性文本的专项阅读第39页
        (二) 各类非连续性文本比例失调第39-40页
    二、师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认识不到位第40-41页
        (一) 师生对非连续性文本概念模糊第40页
        (二) 小学生学习非连续性文本的观念不强第40-41页
        (三) 教师缺乏对非连续性文本重要性的认识第41页
    三、非连续性文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不到正名第41-44页
        (一) 教师对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指导不具体第41-42页
        (二) 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严重失衡第42页
        (三) 功利性的评价方式第42-44页
第四章 改善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第44-61页
    一、开发利用适切的阅读资源第44-46页
        (一) 充分利用现有教材第44-45页
        (二) 实现跨学科融合第45-46页
        (三) 在生活中取材第46页
    二、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第46-47页
        (一) 发挥语文课程标准的导向作用第46页
        (二) 教材应给予明确的指导第46-47页
        (三)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第47页
        (四) 提高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接受程度第47页
    三、选择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第47-57页
        (一) 组织专题阅读第47-49页
        (二) 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融合教学第49-52页
        (三) 以写促读第52-54页
        (四) 创设情境第54-57页
    四、重新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第57-61页
        (一) 评价方案价值观的选择第58-60页
        (二) 评价方法的制定与选择第60-61页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一第65-67页
附录二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的培养策略
下一篇:衢州古城墙遗址公园雕塑设计方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