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灌输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11页
        1.2.2 实践意义第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2 研究现状评述第15页
    1.4 研究重点和难点第15-16页
    1.5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理论渊源第18-26页
    2.1 思想萌芽:马克思、恩格斯的“灌输论”思想第18-20页
    2.2 论点首提:考茨基的“灌输论”思想第20-21页
    2.3 系统论述:列宁的“灌输论”理论第21-22页
    2.4 创新发展:“灌输论”在中国的运用第22-26页
第三章 “灌输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的困境分析第26-34页
    3.1 “灌输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的困境第26-30页
        3.1.1 施教方式忽略学生特点第26-28页
        3.1.2 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离第28-29页
        3.1.3 教学认知存在严重偏差第29-30页
    3.2 “灌输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的困境归因第30-34页
        3.2.1 教学方式未能发展创新第30-31页
        3.2.2 教学理念未能与时俱进第31-32页
        3.2.3 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第32-34页
第四章 “灌输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化路径第34-44页
    4.1 时代要求: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第34-35页
        4.1.1 把握社会意识形态运行规律第34-35页
        4.1.2 汲取世界理论灌输先进成果第35页
    4.2 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创新性发展第35-37页
        4.2.1 秉承灌输理论的科学性第36页
        4.2.2 贯彻灌输理论的针对性第36-37页
    4.3 问题意识:聚焦时代问题第37-38页
        4.3.1 坚持问题导向第37-38页
        4.3.2 解决时代问题第38页
    4.4 实践运用:立足学生需求第38-44页
        4.4.1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分类分层第39-40页
        4.4.2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方法转变第40-41页
        4.4.3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方式更新第41-44页
结束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公立大学校长评价制度研究--以加州大学为例
下一篇: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