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升式钻井平台桩腿海上对接碰撞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自升式平台及桩腿吊装工艺 | 第9-10页 |
1.1.2 桩腿海上吊装中的碰撞问题 | 第10页 |
1.1.3 桩腿海上对接碰撞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海洋结构物碰撞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试验法 | 第11页 |
1.2.2 简化分析法 | 第11-12页 |
1.2.3 数值模拟法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碰撞问题数值模拟方法 | 第15-23页 |
2.1 碰撞问题的非线性有限元法 | 第15-21页 |
2.1.1 基本控制方程 | 第15-16页 |
2.1.2 控制方程的空间离散 | 第16-17页 |
2.1.3 控制方程的时步求解 | 第17-18页 |
2.1.4 附加质量求解方法 | 第18-19页 |
2.1.5 接触算法 | 第19-20页 |
2.1.6 失效准则 | 第20-21页 |
2.2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3章 浮吊船撞击平台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23-40页 |
3.1 自升式平台船型与碰撞问题描述 | 第23-24页 |
3.1.1 船型尺度 | 第23-24页 |
3.1.2 碰撞问题描述 | 第24页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4-27页 |
3.2.1 模型选取分析 | 第24-25页 |
3.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5-27页 |
3.2.3 碰撞参数设定 | 第27页 |
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3.3.1 不同模型变形对比 | 第27-29页 |
3.3.2 不同模型能量转化对比 | 第29页 |
3.3.3 浮吊船运动分析 | 第29-30页 |
3.3.4 最优模型选取 | 第30-31页 |
3.3.5 平台模型模态分析 | 第31-33页 |
3.4 不同速度碰撞结果分析 | 第33-37页 |
3.5 不同浮吊船参数对碰撞结果影响分析 | 第37-38页 |
3.5.1 不同浮吊船质量对碰撞结果影响 | 第37页 |
3.5.2 浮吊船以不同角度撞击平台对结果影响 | 第37-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桩腿分段坠落数值模拟分析 | 第40-50页 |
4.1 模型建立 | 第40-42页 |
4.1.1 模型选取分析 | 第40页 |
4.1.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0-41页 |
4.1.3 模型参数设置 | 第41-42页 |
4.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4.2.1 模型变形对比分析 | 第42-45页 |
4.2.2 模型能量与桩腿速度变化对比分析 | 第45-46页 |
4.3 桩腿临界下放速度研究 | 第46-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桩腿侧向撞击平台数值模拟分析 | 第50-59页 |
5.1 模型建立 | 第50-51页 |
5.1.1 模型选取分析 | 第50页 |
5.1.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0-51页 |
5.1.3 模型参数设置 | 第51页 |
5.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1-56页 |
5.2.1 模型变形对比分析 | 第52-54页 |
5.2.2 模型能量变化对比分析 | 第54-56页 |
5.3 桩腿临界移动速度研究 | 第56-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6章 基于碰撞研究的桩腿海上对接工艺优化 | 第59-64页 |
6.1 桩腿海上对接工艺简介 | 第59-60页 |
6.2 易发碰撞问题的工艺流程与因素分析 | 第60-61页 |
6.3 桩腿海上对接工艺优化方案 | 第61-6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