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社会化媒体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1.2.2 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行为的研究 | 第11-14页 |
1.2.3 “网络红人”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信息传播行为理论 | 第19-22页 |
2.1.1 信息传播行为的概念 | 第19-20页 |
2.1.2 信息传播行为的特征 | 第20-21页 |
2.1.3 信息传播行为过程分析 | 第21-22页 |
2.2 SOR行为模式 | 第22-24页 |
2.2.1 刺激-反应模式(S-R模式) | 第22-23页 |
2.2.2 刺激-有机体-反应模式(S-O-R模式) | 第23-24页 |
第3章 社会化媒体发展状况 | 第24-31页 |
3.1 社会化媒体内容概述 | 第24-26页 |
3.1.1 社会化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 第24-25页 |
3.1.2 社会化媒体信息的概述 | 第25-26页 |
3.2 当前社会化媒体发展现状 | 第26-29页 |
3.3 “网络红人”概述 | 第29-31页 |
第4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第31-34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1-33页 |
4.1.1 个体感知与信息传播行为 | 第31-32页 |
4.1.2 信息内容与个体感知 | 第32-33页 |
4.1.3 信息源特征与个体感知 | 第33页 |
4.2 研究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第5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34-35页 |
5.1 研究问卷设计 | 第34页 |
5.2 数据收集 | 第34-35页 |
第6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35-41页 |
6.1 问卷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 第35-36页 |
6.2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6-38页 |
6.2.1 信度分析 | 第36-37页 |
6.2.2 效度分析 | 第37-38页 |
6.3 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38-40页 |
6.4 结果分析与解释 | 第40-41页 |
第7章 总结与建议 | 第41-43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41页 |
7.2 对策建议 | 第41-42页 |
7.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47-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