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今日头条客户端的“信息茧房”效应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7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7-8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7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7-8页
    1.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探讨第8-15页
        1.2.1 “信息茧房”的概念第8-9页
        1.2.2 “信息茧房”的认识过程及其内涵第9-11页
        1.2.3 相关理论第11-13页
        1.2.4 “信息茧房”的作用点第13-15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页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15-17页
        1.4.1 创新点第15-16页
        1.4.2 不足处第16-17页
第2章 今日头条客户端形象“代言”“信息茧房”第17-24页
    2.1 今日头条客户端的发展历程第17-18页
    2.2 今日头条客户端的内容生产创新实践第18-20页
        2.2.1 以用户兴趣为主导的信息推荐引擎第18页
        2.2.2 基于社交关系打造用户圈层第18-19页
        2.2.3 内容生产与分发的分离第19-20页
    2.3 今日头条中“信息茧房”实现的技术条件第20-24页
        2.3.1 “个人日报”式用户主页第20-22页
        2.3.2 扁平化的信息连接模式第22-23页
        2.3.3 微博式的社交圈层第23-24页
第3章 今日头条客户端中“信息茧房”效应调研第24-40页
    3.1 研究设计第24-27页
        3.1.1 问卷设计第24页
        3.1.2 操作变量的定义与测量第24-27页
    3.2 统计方法与质量检测第27-28页
        3.2.1 统计方法第27页
        3.2.2 效度与信度分析第27-28页
    3.3 调查结果分析第28-40页
        3.3.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28-34页
        3.3.2 相关性分析第34-35页
        3.3.3 交叉性分析第35-37页
        3.3.4 用户“信息茧房”特征的呈现第37-40页
第4章 今日头条户端中“信息茧房”的成因分析第40-47页
    4.1 用户:“信息茧房”的形成动因第40-42页
        4.1.1 在用户的认知习惯中形成第40-41页
        4.1.2 在用户的信息选择中形成第41-42页
    4.2 技术:“信息茧房”的形成工具第42-44页
        4.2.1 个性化取悦第42-43页
        4.2.2 协同过滤技术加剧“信息茧房”第43-44页
    4.3 “信息茧房”效应的放大器第44-47页
        4.3.1 被限制的信源第44-45页
        4.3.2 圈层化分布加剧用户认知的极化第45-47页
第5章 今日头条客户端“信息茧房”的消极影响第47-52页
    5.1 对用户主体的消极影响第47-49页
        5.1.1 “信息茧房”让人“异化”第47-48页
        5.1.2 “信息茧房”增加群体极化可能第48-49页
    5.2 对社会的消极影响第49-52页
        5.2.1 “信息茧房”割裂公共议题第49-51页
        5.2.2 圈层的自我话语削弱社会黏性第51-52页
第6章 今日头条客户端“信息茧房”的突破路径第52-56页
    6.1 用户主体素养的提升第52-54页
        6.1.1 用户主体的素养提升第52页
        6.1.2 拓展信息接收渠道第52-54页
    6.2 客户端的机制完善第54-56页
        6.2.1 优化算法推荐机制第54页
        6.2.2 加强信息把关第54-56页
结语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62页
附录:“今日头条”用户体验问卷调第62-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民日报《生态周刊》报道研究
下一篇: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网络红人”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