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显微镜论文

AFM探针针尖半径变化影响纳米尺度表面检测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原子力显微镜第13-18页
        1.2.1 原子力显微镜简介第14-15页
        1.2.2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第15-16页
        1.2.3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模式第16-17页
        1.2.4 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弹性常数的测定第17-1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1.3.1 原子力显微镜在机械超精密加工和测量中的应用第18-19页
        1.3.2 原子力显微镜探针针尖磨损的研究现状第19-21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探针针尖半径变化影响针尖与试件表面作用力的理论计算第24-42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原子力显微镜探针针尖与表面的作用力分析第24-25页
    2.3 原子力显微镜探针针尖与表面接近过程的作用力第25-30页
    2.4 接触力学理论与模型第30-32页
    2.5 探针针尖与表面作用力的理论计算第32-40页
        2.5.1 纳米接触力计算模型简化第32-33页
        2.5.2 接近过程的纳米接触力计算第33-37页
        2.5.3 接触压入过程的接触力计算第37-39页
        2.5.4 耦合计算第39-40页
    2.6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探针针尖半径变化影响表面几何形貌检测的理论分析第42-52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探针针尖曲率半径对表面几何形貌检测影响的分析第42-44页
        3.2.1 不同半径圆锥型针尖对表面几何形貌检测影响的分析第42-43页
        3.2.2 不同半径球形针尖对表面几何形貌检测影响的分析第43-44页
    3.3 探针针尖曲率半径对表面几何形貌检测影响的Matlab仿真第44-51页
        3.3.1 纳米光栅台阶结构的matlab仿真第44-49页
        3.3.2 球型表面结构检测的matlab仿真第49-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不同曲率半径针尖接触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第52-70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理论第52-60页
        4.2.1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的基本思想和理论第52-53页
        4.2.2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的势函数及边界条件第53-56页
        4.2.3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的截断半径方法及邻域列表法第56-57页
        4.2.4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的控温方法第57-58页
        4.2.5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的运动方程及求解第58-60页
        4.2.6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处理第60页
    4.3 AFM探针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第60-68页
        4.3.1 分子动力学模型第60-62页
        4.3.2 结果与讨论第62-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AFM探针针尖半径变化影响纳米尺度表面检测的实验研究第70-86页
    5.1 引言第70页
    5.2 实验仪器与方法第70-72页
    5.3 不同曲率半径探针针尖对力曲线影响的实验研究第72-79页
        5.3.1 原子力显微镜力位移曲线第72-73页
        5.3.2 力-位移曲线与力-距离曲线之间的转化第73-75页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5-79页
    5.4 不同曲率半径探针针尖对样品表面形貌检测的实验第79-85页
        5.4.1 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表面评价方法第79-80页
        5.4.2 单晶铜表面形貌检测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0-83页
        5.4.3 单晶硅表面形貌检测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3-85页
    5.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六章 全文工作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6.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第86-87页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87页
    6.3 后续工作建议与展望第87-88页
致谢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体外自动除颤仪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多级压力源液压矩阵回路节能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