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GIS的旅顺口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第12-13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第13-16页
    1.4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5 研究难点第17-19页
2 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第19-25页
    2.1 基本概念和理论第19-20页
        2.1.1 区域和旅游区域第19页
        2.1.2 区域旅游第19页
        2.1.3 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第19-20页
        2.1.4 可达性第20页
    2.2 数学计算模型第20-22页
        2.2.1 可达性评价模型第20-21页
        2.2.2 车辆配送模型第21-22页
    2.3 技术方法第22-25页
        2.3.1 平均最近邻分析第22-23页
        2.3.2 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第23-24页
        2.3.3 核密度分析第24-25页
3 旅顺口区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分析第25-36页
    3.1 旅顺口区概况第25-28页
        3.1.1 地理区位环境第25-27页
        3.1.2 自然环境第27页
        3.1.3 社会环境第27-28页
    3.2 旅游资源概况第28-32页
        3.2.1 自然旅游资源分析第28-29页
        3.2.2 人文旅游资源分析第29-30页
        3.2.3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第30-32页
    3.3 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分析第32-36页
        3.3.1 旅游资源空间集聚分析第32-33页
        3.3.2 旅游资源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第33-34页
        3.3.3 旅游资源核密度分析第34-36页
4 旅顺口区旅游资源整合分析第36-52页
    4.1.旅游资源整合模型第36-38页
        4.1.1 可达性模型构建第36-37页
        4.1.2 技术路线第37-38页
    4.2 基于栅格可达性的旅游区划整合研究第38-42页
        4.2.1 旅游景点服务区划第38-39页
        4.2.2 旅游景点服务区的合并分析第39-42页
        4.2.3 旅游小区的确定第42页
    4.3 旅游资源整合结果第42-52页
        4.3.1 历史文化核心区第42-43页
        4.3.2 博物馆苑景区第43-45页
        4.3.3 自然风景名胜区第45-46页
        4.3.4 军事文化区第46-49页
        4.3.5 观光农业区第49-50页
        4.3.6 人文景观区第50-52页
5 基于网络分析的旅游路线优化分析第52-60页
    5.1 路线优化过程第52-53页
    5.2 旅游路线优化第53-60页
        5.2.1 科普游路线优化第53-54页
        5.2.2 爱国游路线优化第54-56页
        5.2.3 休闲游路线优化第56-58页
        5.2.4 观光农业游路线优化第58-60页
6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6.1 主要结论第60-61页
    6.2 创新点第61页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1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第66-67页
附录2 旅顺口区人文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第67-68页
附录3 研究区域自然旅游资源汇总表第68-69页
附录4 研究区域人文旅游资源汇总表第69-74页
附录5 旅游资源单体评价赋值标准表第74-76页
附录6 旅游资源单体赋值及等级划分表第76-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r-In、Zr-Si和Zr-Cu金属间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下一篇: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在互联网上市企业估值中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