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对象及思路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结构框架 | 第14-15页 |
2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2.1 QFD的概念 | 第15页 |
2.2 群组决策特征根法 | 第15-16页 |
2.3 看板循环供货模式 | 第16-17页 |
2.4 正态性检验方法 | 第17页 |
2.5 正交试验 | 第1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基于QFD的神经网络确定客户需求和企业的改善指标 | 第18-32页 |
3.1 QFD在物流服务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3.2 以客户角度确定客户需求 | 第19-20页 |
3.3 以第三方物流企业角度建立质量屋 | 第20-21页 |
3.4 GEM法确定客户需求权重 | 第21-25页 |
3.4.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第21-22页 |
3.4.2 构造专家评分矩阵确定各层权重 | 第22-25页 |
3.5 BP神经网络原理 | 第25-27页 |
3.6 神经网络确定具体指标权重 | 第27-3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零部件运输和配送的流程分析及关键因素确定 | 第32-42页 |
4.1 第三方物流企业零部件收货流程的分析 | 第32-34页 |
4.2 零部件线边备货流程的分析 | 第34-39页 |
4.2.1 零部件线边备货流程的划分 | 第34-36页 |
4.2.2 零部件线边备货环节的细化分析 | 第36-39页 |
4.3 零部件线边供货条件的分析 | 第39-40页 |
4.4 影响零部件运输和配送的关键因素的确定 | 第40-4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第三方物流零部件线边配送正交试验分析 | 第42-54页 |
5.1 正交试验 | 第42-49页 |
5.1.1 确定试验参数原则 | 第42页 |
5.1.2 确定试验指标 | 第42页 |
5.1.3 试验参数选择 | 第42-43页 |
5.1.4 确定参数水平 | 第43-44页 |
5.1.5 正交表的选择 | 第44页 |
5.1.6 实验方案 | 第44-46页 |
5.1.7 实验结果 | 第46页 |
5.1.8 直观分析 | 第46-49页 |
5.2 实验结果方差分析 | 第49-53页 |
5.2.1 数据的正态性检验 | 第49-50页 |
5.2.2 方差与贡献率分析 | 第50-5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6 零部件线边配送的flexsim仿真分析 | 第54-65页 |
6.1 flexsim功能简介 | 第54页 |
6.2 零部件线边配送的flexsim建模仿真 | 第54-63页 |
6.2.1 仿真目标 | 第54-55页 |
6.2.2 零部件线边配送的物理布局 | 第55页 |
6.2.3 模型布局设置 | 第55-58页 |
6.2.4 模型实体参数设置 | 第58-63页 |
6.3 仿真运行与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6.3.1 运行仿真 | 第63页 |
6.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7.1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65-66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