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微信里的公共政治话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24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第10-14页
        (一)公共政治话题界定第10-11页
        (二)政治话题界定第11-13页
        (三)国家与社会层面的话题界定第13-14页
    三、研究综述第14-20页
        (一)国内研究综述第14-19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9-20页
        (三)关于大学生微信里的国家与社会层面的研究小结第20页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和不足第20-24页
        (一)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1-22页
        (二)研究方法第22页
        (三)创新与不足第22-24页
第一章 大学生微信里的公共政治话题之实证研究第24-45页
    第一节 大学生微信里的公共政治话题之调查概况第24-28页
        一、实证调查设想第24页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院校选择第24-25页
        三、样本情况说明第25-28页
    第二节 大学生微信里的公共政治话题之实证分析第28-45页
        一、国家层面话题调查数据梳理第28-34页
        二、社会层面话题调查数据梳理第34-40页
        三、公共政治话题呈现数据梳理第40-45页
第二章 大学生微信里的公共政治认知解读第45-71页
    第一节 大学生微信里的公共政治话题之呈现方式与特点解读第45-54页
        一、呈现方式解读第45-48页
        二、呈现特点解读第48-54页
    第二节 大学生微信里的国家层面话题解读第54-60页
        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高度的国家认同感并存第54-56页
        二、政治效能感不足第56-58页
        三、开放的传统主义者与理性平和的爱国者身份并存第58-59页
        四、爱国方式娱乐化第59-60页
    第三节 大学生微信里的社会层面话题解读第60-65页
        一、教育价值观:存在个体上的偏向性第61-62页
        二、就业观:“家国责任”与“个人理想”并存第62-63页
        三、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意识已觉醒第63-64页
        四、公正观:公平正义敏感度增强第64-65页
    第四节 大学生微信里的公共政治认知问题剖析第65-71页
        一、国家层面认知问题剖析第65-68页
        二、社会层面认知问题剖析第68-71页
第三章 大学生理性公共政治认知培育的网络路径建构第71-82页
    第一节 外部环体建构第71-74页
        一、政府需结合线上与线下的双重动员以筑牢网络话语权第71-73页
        二、社会各界需端正对网络爱国言论群体的态度认知第73-74页
        三、公共媒体需加强对网络话语的监管与传播力度第74页
    第二节 教育方式建构第74-78页
        一、在“润物细无声”中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第75-76页
        二、培育校园“意见领袖”第76-77页
        三、思政教育者应转变研究视角第77-78页
    第三节 理性主体建构第78-82页
        一、提升媒介素养与准确传播网络事件第79-80页
        二、增强网络道德主体意识第80-81页
        三、拒绝参与“标题党”第81-82页
结语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1页
附录第91-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课题情况第97-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女大学生安全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下一篇:公路噪声对高校学生英汉阅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