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在文物数字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1.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增强现实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6页 |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 1.3 文物数字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第16-18页 |
| 1.3.1 文物对象特征提取的相关技术 | 第16-17页 |
| 1.3.2 三维重建相关技术 | 第17-18页 |
| 1.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页 |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 第2章 旋转体文物数字修复系统设计 | 第20-30页 |
| 2.1 增强现实系统设计原理 | 第20-22页 |
| 2.1.1 系统实验平台搭建 | 第20-21页 |
| 2.1.2 系统工作流程分析 | 第21-22页 |
| 2.2 增强现实系统关键模块分析 | 第22-23页 |
| 2.3 三维注册技术 | 第23-28页 |
| 2.3.1 摄像机模型 | 第24-27页 |
| 2.3.2 摄像机标定技术 | 第27-2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3章 基于二维图像的模型重建方法研究 | 第30-44页 |
| 3.1 旋转体文物模型重建过程 | 第30-32页 |
| 3.1.1 旋转体模型特征分析 | 第30-31页 |
| 3.1.2 基于二维图像的重建过程分析 | 第31-32页 |
| 3.2 图像预处理 | 第32-37页 |
| 3.2.1 图像灰度化处理 | 第33-34页 |
| 3.2.2 目标提取 | 第34-35页 |
| 3.2.3 膨胀腐蚀处理 | 第35-37页 |
| 3.3 提取算法流程 | 第37-43页 |
| 3.3.1 图像倾斜矫正 | 第39-41页 |
| 3.3.2 对称轴和母线提取 | 第41-42页 |
| 3.3.3 数据母线绘制 | 第42-4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标识识别及虚实融合实现 | 第44-54页 |
| 4.1 基于ARTookit的虛实注册技术研究 | 第44-45页 |
| 4.1.1 ARToolkit的工作流程分析 | 第44-45页 |
| 4.2 标识物识别 | 第45-48页 |
| 4.2.1 标识图像的提取 | 第47-48页 |
| 4.3 虚实配准过程求解 | 第48-49页 |
| 4.4 虚实交互 | 第49-52页 |
| 4.4.1 标识物设计 | 第50-51页 |
| 4.4.2 标识物的交互 | 第51-52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5章 实验研究 | 第54-64页 |
| 5.1 系统硬件组成及软件算法流程 | 第54-56页 |
| 5.1.1 系统硬件组成 | 第54-55页 |
| 5.1.2 系统软件算法流程 | 第55-56页 |
| 5.2 摄像机标定实验 | 第56-57页 |
| 5.3 实验误差分析 | 第57-62页 |
| 5.4 虚实配准综合实验 | 第62-63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6.1 全文总结 | 第64-65页 |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