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C跨境电子商务的信用评价模型改进及仿真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路线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第12-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C2C跨境电子商务及其信用评价模型 | 第14-21页 |
2.1 C2C跨境电子商务概述 | 第14-17页 |
2.1.1 C2C跨境电子商务的定义 | 第14页 |
2.1.2 C2C跨境电子商务的特点 | 第14-16页 |
2.1.3 我国C2C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阻碍 | 第16-17页 |
2.2 我国C2C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分析 | 第17-21页 |
2.2.1 淘宝全球购的信用评价模型 | 第18-19页 |
2.2.2 洋码头的信用评价模型 | 第19-21页 |
第3章 C2C跨境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的改进 | 第21-30页 |
3.1 信用评分方式的改进分析 | 第21-25页 |
3.1.1 评分等级的设计 | 第21页 |
3.1.2 信用等级的累积方式 | 第21-22页 |
3.1.3 两阶段评分方式的应用 | 第22页 |
3.1.4 信用评价指标的组成 | 第22-24页 |
3.1.5 信用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第24-25页 |
3.2 价格影响因子的引入 | 第25-26页 |
3.3 时间衰减性的体现 | 第26-29页 |
3.4 惩罚机制的引入 | 第29-30页 |
第4章 仿真实验及分析 | 第30-52页 |
4.1 仿真软件的选择 | 第30-32页 |
4.2 仿真实验的描述 | 第32-35页 |
4.2.1 实验的基本假设 | 第32-33页 |
4.2.2 实验的基本数值设定 | 第33-34页 |
4.2.3 用户交易方式 | 第34-35页 |
4.3 改进模型的仿真实验一 | 第35-47页 |
4.3.1 改进评分方式的模型 | 第35-37页 |
4.3.2 考虑了价格因素的模型 | 第37-38页 |
4.3.3 引入了时间衰减因子的模型 | 第38-42页 |
4.3.4 引入了惩罚机制的模型 | 第42-44页 |
4.3.5 模型改进前后的对比 | 第44-47页 |
4.4 改进模型的仿真实验二 | 第47-52页 |
4.4.1 “好评师”对信用评价的影响 | 第47-49页 |
4.4.2 “差评师”对信用评价的影响 | 第49-5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5页 |
5.1 结论与建议 | 第52-53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A 仿真实验部分程序 | 第59-7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