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家庭道德责任的培育价值及实现途径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动态与本论题的新意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家庭道德责任概述 | 第16-30页 |
2.1 家庭道德责任的涵义 | 第16-21页 |
2.1.1 责任和道德责任 | 第16-19页 |
2.1.2 家庭道德责任 | 第19-20页 |
2.1.3 大学生家庭道德责任 | 第20-21页 |
2.2 家庭道德责任的内容 | 第21-30页 |
2.2.1 夫妻之间的道德责任 | 第21-23页 |
2.2.2 父母对子女的道德责任 | 第23-24页 |
2.2.3 子女对父母的道德责任 | 第24-26页 |
2.2.4 同辈个体及群体的道德责任 | 第26-27页 |
2.2.5 对自己的道德责任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大学生家庭道德责任的培育价值 | 第30-40页 |
3.1 大学生家庭道德责任培育的社会价值 | 第30-35页 |
3.1.1 有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 第30-32页 |
3.1.2 有利于维护家庭稳定 | 第32-33页 |
3.1.3 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 第33-35页 |
3.2 大学生家庭道德责任培育的个体价值 | 第35-40页 |
3.2.1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35-37页 |
3.2.2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 第37-38页 |
3.2.3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大学生家庭道德责任培育价值的实现途径 | 第40-52页 |
4.1 加强家庭道德责任意识培育 | 第40-43页 |
4.1.1 传承优良传统孝文化 | 第40-41页 |
4.1.2 发挥家长道德榜样示范作用 | 第41-42页 |
4.1.3 建立家庭道德责任评价标准 | 第42-43页 |
4.2 重视学校道德责任教育 | 第43-46页 |
4.2.1 丰富学校道德责任教育内容 | 第43-45页 |
4.2.2 改进学校道德责任教育方法 | 第45页 |
4.2.3 优化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环境 | 第45-46页 |
4.3 优化社会道德责任环境 | 第46-49页 |
4.3.1 发挥大众传媒的价值导向作用 | 第46-48页 |
4.3.2 建立家庭道德责任规范机制 | 第48-49页 |
4.4 加强大学生教育 | 第49-52页 |
4.4.1 增强大学生责任感 | 第49-50页 |
4.4.2 提升大学生责任能力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