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细菌内膜蛋白插入酶YidC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引言第14-46页
    1.1 膜蛋白的晶体学研究第14-30页
        1.1.1 膜蛋白样品的获取第16-19页
        1.1.2 膜蛋白的结晶方法第19-22页
            1.1.2.1 基于去污剂的结晶方法第19-21页
            1.1.2.2 基于脂类的结晶方法第21-22页
        1.1.3 X射线晶体学第22-30页
            1.1.3.1 衍射的几何原理第22-25页
            1.1.3.2 结构因子和电子密度第25-26页
            1.1.3.3 相位问题第26-30页
    1.2 革兰氏阴性细菌内膜上的蛋白质转运系统第30-45页
        1.2.1 SecYEG转运系统第32-41页
            1.2.1.1 Sec转运系统的两种分选定位途径。第33-34页
            1.2.1.2 SecYEG转运途径中的相关因子第34-39页
            1.2.1.3 SecYEG的结构特点和转运模型第39-41页
        1.2.2 Tat系统第41-43页
        1.2.3 YidC家族转运系统第43-45页
            1.2.3.1 细菌中的YidC转运系统第43-44页
            1.2.3.2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YidC转运系统第44-45页
    1.3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第45-46页
第2章 YidC的晶体结构研究第46-88页
    2.1 本章引言第46-47页
    2.2 YidC的表达与纯化第47-55页
        2.2.1 本节引言第47-49页
        2.2.2 材料和方法第49-54页
            2.2.2.1 实验材料第49-50页
            2.2.2.2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0页
            2.2.2.3 表达体系的建立第50-51页
            2.2.2.4 纯化体系的建立第51-54页
        2.2.3 本节结果讨论第54-55页
    2.3 YidC的晶体筛选第55-60页
        2.3.1 本节引言第55-56页
        2.3.2 材料和方法第56-57页
            2.3.2.1 实验材料第56页
            2.3.2.2 去污剂筛选第56页
            2.3.2.3 胰蛋白酶酶切样品筛选第56-57页
            2.3.2.4 其它筛选方法第57页
        2.3.3 本节结果讨论第57-60页
    2.4 YidC的晶体优化第60-69页
        2.4.1 本节引言第60页
        2.4.2 材料和方法第60-68页
            2.4.2.1 实验材料第60页
            2.4.2.2 常规优化第60页
            2.4.2.3 晶体处理第60-61页
            2.4.2.4 TmYidC蛋白改造第61-68页
        2.4.3 本节结果讨论第68-69页
    2.5 TmYidCP1的晶体结构解析第69-76页
        2.5.1 本节引言第69页
        2.5.2 材料与方法第69-76页
            2.5.2.1 实验材料第69页
            2.5.2.2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9-70页
            2.5.2.3 TmYidCP1的表达纯化第70-71页
            2.5.2.4 TmYidCP1的晶体生长第71-72页
            2.5.2.5 TmYidCP1的数据采集与结构解析第72-76页
    2.6 TmYidC晶体的数据收集和结构解析第76-84页
        2.6.1 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第76-80页
        2.6.2 TmYidC结构分析第80-84页
    2.7 本章讨论第84-85页
    2.8 本章附第85-88页
第3章 基于晶体结构的YidC功能研究第88-114页
    3.1 本章引言第88-90页
    3.2 TM3-TM5界面作为YidC底物的出口第90-95页
        3.2.1 本节引言第90-91页
        3.2.2 材料与方法第91-93页
            3.2.2.1 实验材料第91页
            3.2.2.2 TM3-TM5界面及TM2-TM6界面与Pf3的体内光交联实验第91-93页
        3.2.3 本节结果讨论第93-95页
    3.3 α.螺旋束Ⅰ和Ⅱ在周质侧的运动性对于YidC的活性是必需的第95-104页
        3.3.1 本节引言第95-96页
        3.3.2 材料和方法第96-102页
            3.3.2.1 实验材料第96页
            3.3.2.2 敲除菌的构建第96-100页
            3.3.2.3 表型质粒的构建第100页
            3.3.2.4 α2螺旋束Ⅰ、Ⅱ上半胱氨酸突变体的表型第100-102页
        3.3.3 本节结果讨论第102-104页
    3.4 P2 loop区域保守负电荷氨基酸的表型分析第104-109页
        3.4.1 本节引言第104-105页
        3.4.2 材料与方法第105-107页
            3.4.2.1 实验材料第105-106页
            3.4.2.2 P2 loop上特定位点维持负电性对于活性YidC是必需的第106-107页
        3.4.3 本节结果讨论第107-109页
    3.5 本章讨论第109-110页
    3.6 本章附第110-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蛋白质设计和结构模拟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酿酒酵母谷氧还蛋白Grx3的结构和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