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新文学初期的乡绅形象研究(1918-1927)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1-16页
    三、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一章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乡绅与文学作品中的乡绅形象第18-30页
    第一节 乡绅的历史定义和社会特征第18-22页
        一、乡绅的历史定义第18-19页
        二、乡绅的社会特征第19-22页
    第二节 乡绅在近代社会中的历史发展第22-25页
        一、旧社会急遽的崩溃解体第22-23页
        二、乡绅阶层本身的分化问题第23-25页
    第三节 明清以来乡绅形象的演变追溯第25-30页
        一、明清小说对乡绅形象的反映第25-27页
        二、清末民初小说对乡绅形象的建构第27-30页
第二章 新文学初期的乡绅形象类型第30-50页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消极力量第30-42页
        一、传统精神文化的代言人第31-34页
        二、乡村政治的暴君第34-40页
        三、经济的压迫者第40-42页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中间物第42-46页
        一、折返于慕洋与守中之间第43-44页
        二、徘徊在向新与守旧之间第44-45页
        三、游走在清醒与昏醉之间第45-46页
    第三节 失落的乡村精英第46-50页
        一、古雅生活情调的败落者第47-48页
        二、专制权威梦想的失落者第48-50页
第三章 新文学初期乡绅形象的叙事策略第50-64页
    第一节 负面内涵的文化精英身份设置第50-55页
    第二节 配角为主的结构安排第55-59页
    第三节 乡村共同体的结构隐喻第59-64页
第四章 新文学初期乡绅形象的角色功能第64-74页
    第一节 隐喻传统文化的规训第64-67页
    第二节 建构平民文学的支点第67-70页
    第三节 折射乡土社会的变迁第70-74页
结语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致谢第82-84页
作者简历第84-8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施蛰存《清花间集》研究
下一篇:黄瑜《双槐岁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