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中芬小学教师教育比较研究--以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23页
    1.选题缘由第11-12页
    2.选题意义第12页
    3.相关概念界定第12-13页
    4.研究现状综述第13-19页
    5.研究方法第19-21页
    6.内容及创新点、难点第21-23页
第1章 中芬小学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第23-28页
    1.1 芬兰小学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第23-25页
        1.1.1 20世纪70年代教育改革之前的芬兰小学教师教育第23-24页
        1.1.2 综合学校改革之后的芬兰小学教师教育第24页
        1.1.3 博洛尼亚进程中的芬兰小学教师教育第24-25页
    1.2 中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第25-28页
        1.2.1 中师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第25-26页
        1.2.2 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第26页
        1.2.3 本硕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第26-28页
第2章 中芬小学教师教育的现状第28-43页
    2.1 芬兰小学教师教育的现状第28-36页
        2.1.1 培养目标第28-29页
        2.1.2 培养机构第29-30页
        2.1.3 培养模式第30-31页
        2.1.4 招生制度第31-32页
        2.1.5 课程设置第32-34页
        2.1.6 学位授予与教师资格第34-35页
        2.1.7 监督与管理第35-36页
    2.2 中国小学教师教育的现状第36-43页
        2.2.1 培养目标第36-37页
        2.2.2 培养机构第37页
        2.2.3 培养模式第37-38页
        2.2.4 招生制度第38-39页
        2.2.5 课程设置第39-41页
        2.2.6 学位授予与教师资格第41-42页
        2.2.7 监督与管理第42-43页
第3章 中芬小学教师教育的案例比较第43-62页
    3.1 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第43-52页
        3.1.1 培养目标:研究型第43页
        3.1.2 招生制度:综合考核,高淘汰第43-44页
        3.1.3 课程设置:重视教育类课程第44-50页
        3.1.4 教学实习: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第50-51页
        3.1.5 毕业与就业:就业率高第51-52页
    3.2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第52-57页
        3.2.1 培养目标:知识型第52-53页
        3.2.2 招生制度:考核单一第53-54页
        3.2.3 课程设置:重视学科课程第54-56页
        3.2.4 教学实习:时间短而集中第56页
        3.2.5 毕业与就业:就业率一般第56-57页
    3.3 两所学校小学教师教育的比较第57-62页
        3.3.1 培养目标的比较第57-58页
        3.3.2 招生制度的比较第58页
        3.3.3 课程设置的比较第58-59页
        3.3.4 教学实习的比较第59-60页
        3.3.5 毕业与就业的比较第60-62页
第4章 芬兰小学教师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第62-71页
    4.1 芬兰小学教师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探析第62-65页
        4.1.1 理论支撑第62页
        4.1.2 外部支撑第62-65页
    4.2 芬兰小学教师教育的启示第65-71页
        4.2.1 各方通力合作,提升师范生的研究能力第66页
        4.2.2 严格制定师范生的入学标准,增加面试与心理测试第66-68页
        4.2.3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科学规划课程第68-69页
        4.2.4 合理安排实习时间,改进实习内容第69-70页
        4.2.5 严格小学教师学历,积极培养全科教师第70-71页
结语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附录第78-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作学习”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通化市T小学为例
下一篇:小学高年级家庭作业管理研究--以保定四所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