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建筑安全性构造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缘起、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缘起 | 第9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第12-14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3.1 幼儿园建筑 | 第14页 |
1.3.2 安全性 | 第14页 |
1.3.3 构造设计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幼儿园建筑安全性构造设计解析 | 第17-35页 |
2.1 幼儿园建筑安全性构造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17-26页 |
2.1.1 幼儿自身因素 | 第17-23页 |
2.1.1.1 幼儿尺度因素 | 第18-19页 |
2.1.1.2 幼儿行为因素 | 第19-22页 |
2.1.1.3 幼儿认知因素 | 第22-23页 |
2.1.2 物质环境因素 | 第23-25页 |
2.1.2.1 自然环境因素 | 第23-25页 |
2.1.2.2 人工环境因素 | 第25页 |
2.1.3 其他设计因素 | 第25-26页 |
2.2 幼儿园建筑安全性构造设计的要素组成 | 第26-30页 |
2.2.1 建筑细部要素组成 | 第26-28页 |
2.2.2 室外场地要素组成 | 第28-30页 |
2.3 幼儿园建筑安全性构造设计的设计原则 | 第30-32页 |
2.3.1 基于幼儿自身因素的设计原则 | 第30-32页 |
2.3.1.1 安全尺度——基于幼儿尺度因素 | 第30-31页 |
2.3.1.2 安全界面——基于幼儿行为因素 | 第31页 |
2.3.1.3 安全导引——基于幼儿认知因素 | 第31-32页 |
2.3.2 基于物质环境因素的设计原则 | 第32页 |
2.3.2.1 自然防御——基于自然环境因素 | 第32页 |
2.3.2.2 人工防御——基于人工环境因素 | 第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基于幼儿自身因素的安全性构造设计 | 第35-77页 |
3.1 安全尺度设计 | 第35-51页 |
3.1.1 竖向高度 | 第36-43页 |
3.1.1.1 建筑构件 | 第36-42页 |
3.1.1.2 场地设施 | 第42-43页 |
3.1.2 水平距离 | 第43-45页 |
3.1.2.1 建筑构件 | 第43-44页 |
3.1.2.2 场地设施 | 第44-45页 |
3.1.3 倾斜角度 | 第45-50页 |
3.1.3.1 坡度要求 | 第45-49页 |
3.1.3.2 夹角要求 | 第49-50页 |
3.1.4 小结 | 第50-51页 |
3.2 安全界面设计 | 第51-71页 |
3.2.1 “平”的界面 | 第51-55页 |
3.2.1.1 交接与过渡 | 第51-54页 |
3.2.1.2 高差与突起 | 第54-55页 |
3.2.1.3 损耗与维护 | 第55页 |
3.2.2 “软”的界面 | 第55-59页 |
3.2.2.1 落地缓冲 | 第56-57页 |
3.2.2.2 碰撞缓冲 | 第57-59页 |
3.2.3 “圆”的界面 | 第59-64页 |
3.2.3.1 阳角防撞 | 第60-63页 |
3.2.3.2 阴角防夹 | 第63-64页 |
3.2.4 “固”的界面 | 第64-71页 |
3.2.4.1 质地坚固 | 第64-65页 |
3.2.4.2 安装牢固 | 第65-70页 |
3.2.4.3 防滑稳固 | 第70-71页 |
3.3 安全导引设计 | 第71-75页 |
3.3.1 标志性 | 第72-73页 |
3.3.2 限制性 | 第73-74页 |
3.3.3 功能化 | 第74-75页 |
3.3.4 监护性 | 第7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四章 基于物质环境因素的安全性构造设计 | 第77-103页 |
4.1 自然防御安全设计 | 第77-89页 |
4.1.1 防御自然力量 | 第77-89页 |
4.1.1.1 防寒风 | 第78-79页 |
4.1.1.2 防地震 | 第79-80页 |
4.1.1.3 防热源 | 第80-85页 |
4.1.1.4 防火灾 | 第85-89页 |
4.1.2 防御动植危害 | 第89页 |
4.1.2.1 防蚊虫 | 第89页 |
4.1.2.2 防毒植 | 第89页 |
4.2 人工防御安全设计 | 第89-101页 |
4.2.1 防御材料危害 | 第89-90页 |
4.2.2 防御声光污染 | 第90-95页 |
4.2.3 防御疾病传染 | 第95-99页 |
4.2.4 防御外来侵扰 | 第99-10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103-107页 |
5.1 总结与反思 | 第103-104页 |
5.1.1 幼儿园建筑构造的安全设计研究总结 | 第103页 |
5.1.2 幼儿安全性与危险性的辩证观念 | 第103-104页 |
5.2 对幼儿园建筑安全性设计研究的展望 | 第104-105页 |
5.2.1 设计层面的扩展研究 | 第104页 |
5.2.2 标准体系的扩展研究 | 第104-105页 |
5.2.3 乡村地域的扩展研究 | 第105页 |
5.3 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09-111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111-115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5-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