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建筑光环境的智能照明控制模型研究

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9-10页
    1.2 天然采光技术的发展第10-11页
    1.3 智能照明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2 建筑光环境第15-32页
    2.1 光学基本知识第15-20页
        2.1.1 光的基本特性第15-16页
        2.1.2 光的量度第16-20页
        2.1.3 材料的光学特性第20页
    2.2 建筑光环境控制要求第20-22页
    2.3 天然光环境第22-26页
        2.3.1 天然光源的特点第22-23页
        2.3.2 光气候第23-25页
        2.3.3 天空模型的提出第25-26页
    2.4 CIE天空模型第26-29页
        2.4.1 CIE晴天天空模型第27页
        2.4.2 CIE阴天天空模型第27-28页
        2.4.3 CIE一般天空模型第28-29页
    2.5 人工照明第29-30页
    2.6 照度计算第30-31页
    2.7 小结第31-32页
3 天然采光第32-44页
    3.1 建立研究对象第32-33页
        3.1.1 模拟软件的选择第32页
        3.1.2 研究对象的建立第32-33页
    3.2 采光分析第33-39页
        3.2.1 影响采光的因素第33-34页
        3.2.2 天然光运行轨迹对室内的影响第34-38页
        3.2.3 采光系数分析第38-39页
    3.3 室内照度与室外照度的关系第39-41页
        3.3.1 室内工作面照度计算第39-40页
        3.3.2 室内某点照度计算方法第40-41页
    3.4 室内天然采光分析第41-42页
    3.5 小结第42-44页
4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第44-70页
    4.1 照明控制方式第44-46页
        4.1.1 传统照明控制方式第44-45页
        4.1.2 自动照明控制方式第45页
        4.1.3 智能照明控制方式第45-46页
    4.2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第46-47页
        4.2.1 智能照明系统的分类第46-47页
        4.2.2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特点第47页
    4.3 室内LED照明与天然采光的联合控制第47-49页
        4.3.1 室内LED照明第47-48页
        4.3.2 天然光的利用第48页
        4.3.3 昼间人工照明控制策略第48-49页
    4.4 室内照度传感器的设置第49-52页
    4.5 百叶窗的选择第52-54页
        4.5.1 约束条件第53页
        4.5.2 微型百叶窗角度确定原则第53-54页
    4.6 照明模糊控制的设计第54-62页
        4.6.1 模糊理论第54-55页
        4.6.2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第55-57页
        4.6.3 模糊控制器设计第57-59页
        4.6.4 模糊控制器的优化设计第59-62页
    4.7 照明模糊控制的仿真第62-69页
        4.7.1 实验方案第62-63页
        4.7.2 matlab建模与仿真第63-66页
        4.7.3 仿真结果分析第66-69页
    4.8 小结第69-70页
5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5.1 结论第70-71页
    5.2 进一步工作方向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市级电视台发展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市电视台为例
下一篇:基于超声波的风速风向测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