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2页 |
1.1 电石渣的性质 | 第16页 |
1.2 大气SO_2污染的危害 | 第16-17页 |
1.2.1 对人体和动物健康的危害 | 第16-17页 |
1.2.2 对植被的危害 | 第17页 |
1.2.3 对生态的影晌 | 第17页 |
1.3 燃煤电厂二氧化硫的排放与控制对策 | 第17-19页 |
1.3.1 燃煤电厂二氧化硫的排放 | 第17-18页 |
1.3.2 控制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对策 | 第18-19页 |
1.4 烟气脱硫技术在国内外应用情况 | 第19-20页 |
1.4.1 脱硫技术在国外应用情况 | 第19页 |
1.4.2 脱硫技术在国内应用情况 | 第19页 |
1.4.3 国内外脱硫技术差距 | 第19-20页 |
1.5 烟气脱硫技术 | 第20-29页 |
1.5.1 燃烧前脱硫技术 | 第20-21页 |
1.5.2 燃烧中脱硫技术 | 第21-22页 |
1.5.3 燃烧后脱硫技术 | 第22-28页 |
1.5.4 煤转化中脱硫技术 | 第28-29页 |
1.6 课题的来源 | 第29-30页 |
1.7 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二章 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原理 | 第32-38页 |
2.1 电石渣来源及化学特性 | 第32页 |
2.2 电石渣法的脱硫原理 | 第32-35页 |
2.2.1 SO_2的离解机理 | 第32-33页 |
2.2.2 电石渣的离解机理 | 第33页 |
2.2.3 电石渣脱硫机理 | 第33-34页 |
2.2.4 电石渣和石灰石离解机理比较 | 第34-35页 |
2.3 电石渣法和石灰石法工艺比较 | 第35-38页 |
2.3.1 电石渣法的优势 | 第35-36页 |
2.3.2 电石渣法的劣势 | 第36-38页 |
第三章 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改造方案 | 第38-72页 |
3.1 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项目背景 | 第38页 |
3.2 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改造项目设计条件 | 第38-41页 |
3.2.1 烟气参数 | 第38-40页 |
3.2.2 脱硫设计参数 | 第40-41页 |
3.3 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改造项目设计原则及接口 | 第41-43页 |
3.3.1 主要设计原则 | 第41-42页 |
3.3.2 设计接口 | 第42-43页 |
3.4 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装置改造内容 | 第43-64页 |
3.4.1 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总叙述 | 第43-46页 |
3.4.2 烟气系统 | 第46-48页 |
3.4.3 吸收塔系统 | 第48-50页 |
3.4.4 电石渣浆液制备系统 | 第50-51页 |
3.4.5 石膏脱水系统 | 第51页 |
3.4.6 事故浆液系统 | 第51页 |
3.4.7 废水处理系统 | 第51页 |
3.4.8 工艺水系统 | 第51页 |
3.4.9 电气系统 | 第51-55页 |
3.4.10 控制系统 | 第55-59页 |
3.4.11 主要设备表 | 第59-64页 |
3.5 物流平衡 | 第64-69页 |
3.5.1 气相平衡计算 | 第64页 |
3.5.2 液相平衡计算 | 第64-68页 |
3.5.3 工艺水平衡计算 | 第68-69页 |
3.6 脱硫岛布置 | 第69-70页 |
3.7 维护检修与起吊设施 | 第70页 |
3.8 防腐 | 第70-71页 |
3.9 保温与油漆 | 第71-72页 |
第四章 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项目运行情况 | 第72-80页 |
4.1 脱硫项目运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第72页 |
4.2 系统运行方式 | 第72-74页 |
4.2.1 FGD正常运行 | 第73页 |
4.2.2 FGD停运与检修 | 第73-74页 |
4.2.3 FGD装置故障的保护措施 | 第74页 |
4.3 脱硫系统生产运行情况 | 第74-76页 |
4.4 二氧化硫减排量计算 | 第76-77页 |
4.5 脱硫装置改造项目投资情况 | 第77-78页 |
4.6 脱硫装置改造项目运行费用 | 第78-80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8-90页 |
附件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