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双目立体视觉测距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摄像机标定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2 图像校正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3 立体匹配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双目立体视觉测距系统第21-29页
    2.1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模型和测距原理第21-23页
    2.2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设计第23-28页
        2.2.1 系统硬件组成第24-26页
        2.2.2 系统软件流程第26-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摄像机参数标定第29-41页
    3.1 三维变换第29-33页
        3.1.1 三维坐标第29页
        3.1.2 平移第29-31页
        3.1.3 旋转第31-32页
        3.1.4 刚性变换和相似变换矩阵第32-33页
    3.2 摄像机模型第33-34页
        3.2.1 针孔模型第33页
        3.2.2 非线性模型第33-34页
    3.3 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第34-37页
        3.3.1 摄像机坐标系和图像坐标系第34-35页
        3.3.2 摄像机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第35页
        3.3.3 图像坐标系和像素坐标系第35-37页
        3.3.4 世界坐标系和像素坐标系第37页
    3.4 双目摄像机标定及其结果第37-40页
        3.4.1 单个摄像机的标定第37-39页
        3.4.2 双摄像机的标定第39-40页
        3.4.3 误差分析第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图像预处理第41-52页
    4.1 图像的极线校正第41-45页
        4.1.1 基础矩阵及其求解方法第41-42页
        4.1.2 对极几何的离线恢复第42-43页
        4.1.3 基于基础矩阵的图像校正算法第43-45页
    4.2 中值滤波算法第45-49页
    4.3 图像边缘检测第49-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立体匹配第52-71页
    5.1 立体匹配原理第52-56页
        5.1.1 匹配约束条件第52-54页
        5.1.2 匹配基元选择第54-55页
        5.1.3 匹配测度函数第55-56页
    5.2 基于全窗. census变换的区域立体匹配第56-62页
        5.2.1 区域立体匹配算法第56-58页
        5.2.2 基于全窗. census变换的匹配算法第58-60页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0-62页
    5.3 改进的8点census变换立体匹配算法第62-69页
        5.3.1 稀疏census变换第62-66页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6-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目标提取和深度计算第71-80页
    6.1 目标提取第71-76页
        6.1.1 连通区域标记第71-74页
        6.1.2 目标提取步骤第74-76页
    6.2 目标物体深度求取及实验结果第76-79页
    6.3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7.1 工作总结第80-81页
    7.2 展望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位置语义的位置服务(LBS)隐私保护研究
下一篇:基于数据挖掘的供电企业战略供应商综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