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系统科学论文--系统学、现代系统理论论文--系统动力学论文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仿真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2.1 研究目的第16-17页
        1.2.2 研究意义第17页
    1.3 研究现状第17-22页
        1.3.1 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第17-18页
        1.3.2 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协同发展的文献综述第18-20页
        1.3.3 系统动力学在产业集群理论中应用的文献综述第20-22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第22-25页
    1.5 论文研究创新点第25-26页
第二章 理论综述第26-38页
    2.1 产业集群的发展概述第26-28页
        2.1.1 产业集群概念第26页
        2.1.2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及潜在的风险第26-28页
    2.2 循环经济理论分析第28-29页
        2.2.1 循环经济的概念第28-29页
        2.2.2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及趋势第29页
    2.3 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第29-36页
        2.3.1 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提出第29-30页
        2.3.2 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分析第30-31页
        2.3.3 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第31-33页
        2.3.4 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33-34页
        2.3.5 生态产业园的研究第34-36页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综述第36-37页
        2.4.1 系统动力学的概念及特点第36页
        2.4.2 系统动力学方法概述第36-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模式和动力机制的研究第38-49页
    3.1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模式第38-43页
        3.1.1 高耗能产业群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循环经济研究综述第38-40页
        3.1.2 高耗能产业群发展的特点及传统发展模式第40-42页
        3.1.3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模式第42-43页
    3.2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第43-48页
        3.2.1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发展的结构第43-45页
        3.2.2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发展框架的构建第45-47页
        3.2.3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第47-48页
    3.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第49-63页
    4.1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系统分析第49-50页
        4.1.1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内涵第49页
        4.1.2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特征第49-50页
    4.2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系统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的基础第50-51页
        4.2.1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的提出第50页
        4.2.2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系统的建模思想第50-51页
        4.2.3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边界的界定第51页
    4.3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第51-59页
        4.3.1 技术因素因果关系图第52-53页
        4.3.2 资源因素因果关系图第53-54页
        4.3.3 环境因素因果关系图第54-56页
        4.3.4 资金因素因果关系图第56-57页
        4.3.5 市场因素因果关系图第57-58页
        4.3.6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发展系统总因果关系图第58-59页
    4.4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系统流图的构建第59-62页
        4.4.1 数据统计及处理第59-60页
        4.4.2 模型的变量第60-61页
        4.4.3 系统流图的构建第61页
        4.4.4 参数方程的编写第61-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实证分析第63-79页
    5.1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系统仿真与结果第63-72页
        5.1.1 模型仿真与回顾性检验第63-69页
        5.1.2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发展系统预测第69-72页
    5.2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发展系统因素分析第72-78页
        5.2.1 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分析第72-74页
        5.2.2 环境效益影响因素分析第74-76页
        5.2.3 资源效益影响因素分析第76-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第79-81页
    6.1 研究结论第79页
    6.2 建议第79-80页
    6.3 进一步的展望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附表1第85-87页
附表2第87-89页
附录3第89-90页
附录4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血管动脉硬化指标的力学研究
下一篇: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以重庆市水稻干旱指数保险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