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传统道路客运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江苏苏汽集团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1.1 研究背景、选题与研究意义第12-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选题第13-16页
        1.1.3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 关于研究综述第17-19页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9-22页
        1.3.1 研究方法第19-21页
        1.3.2 技术路线第21-22页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6页
第2章 理论研究第26-59页
    2.1 企业发展战略第26-29页
    2.2 道路运输服务社会公共影响程度的排序研究第29-49页
        2.2.1 道路运输服务类别第29-34页
        2.2.2 道路运输服务的准公共产品特性第34-38页
        2.2.3 道路运输服务公共影响程度的判定因素第38-40页
        2.2.4 道路运输服务公共影响程度定位第40-49页
    2.3 传统道路运输企业的内涵与特点第49-52页
    2.4 本文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第52-59页
        2.4.1 规模经济理论第52-53页
        2.4.2 范围经济理论第53-55页
        2.4.3 网络经济理论第55-58页
        2.4.4 其它理论的应用概述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3章 苏汽集团发展沿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60-88页
    3.1 苏汽发展沿革第60-62页
    3.2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第62-65页
        3.2.1 现代企业制度概念第62-63页
        3.2.2 研究综述第63-65页
    3.3 苏汽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第65-73页
        3.3.1 现代企业制度相关问题选择第65-68页
        3.3.2 苏汽企业改制实施第68-73页
    3.4 苏汽内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第73-85页
        3.4.1 用工制度改革第74-77页
        3.4.2 分配制度改革第77-80页
        3.4.3 经济责任制度改革第80-85页
    3.5 苏汽改制成果与经验第85-88页
        3.5.1 改制成果第85-86页
        3.5.2 改制经验第86-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4章 资产重组与合作战略第89-135页
    4.1 资产重组与合作战略概述第89-100页
        4.1.1 实践简介第89-91页
        4.1.2 资产重组与战略合作内涵研究第91-98页
        4.1.3 研究综述第98-100页
    4.2 苏汽在苏州地区的资产重组与战略合作第100-116页
        4.2.1 实施概况第100-102页
        4.2.2 资产重组、战略合作的典型案例分析第102-109页
        4.2.3 资产重组中的组织结构创新:组建集团型二级企业第109-113页
        4.2.4 中巴车收购:对个体车主的资产组合第113-116页
    4.3 “江苏大运”的组建:在苏南地区的战略合作第116-120页
        4.3.1 “江苏大运”的组建背景第116-117页
        4.3.2 历史性探索,苏南四强联手创业第117-120页
    4.4 江苏省长途客运的重组整合:接驳运输创新第120-130页
        4.4.1 接驳运输概述第120-123页
        4.4.2 前期开展接驳客运的探索与实践第123-126页
        4.4.3 江苏大运对江苏省长途班线客运的重组整合第126-128页
        4.4.4 江苏长运组建后的运作与成效第128-130页
        4.4.5 评述第130页
    4.5 走向省外,构建全国性道路客运大网络第130-135页
        4.5.1 江苏大运向省外拓展第130-132页
        4.5.2 江苏大运与南阳宛运集团合作第132-134页
        4.5.3 评述第134-135页
本章小结第135-137页
第5章 多元化大客运发展战略第137-168页
    5.1 多元化大客运含义和理论解析第137-140页
    5.2 研究综述、理论分析和实施状况第140-148页
        5.2.1 研究综述第140-141页
        5.2.2 多元化大客运理论分析第141-144页
        5.2.3 国内外实施多元化大客运战略介绍第144-148页
    5.3 多元化大客运的资源组合第148-152页
        5.3.1 企业人才、资金、信息、经营资源的优化组合第148-149页
        5.3.2 站场资源的有效组合第149-151页
        5.3.3 企业文化资源的组合第151-152页
    5.4 多元化大客运实施途径之一:客运主业的延伸服务第152-158页
        5.4.1 班线客运主业与其它道路客运服务相结合第152-154页
        5.4.2 向物流产业延伸第154-156页
        5.4.3 向机动车维修及配套服务延伸第156-157页
        5.4.4 三产多元化第157-158页
    5.5 多元化大客运实施途径之二:客运一体化第158-163页
        5.5.1 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第158-160页
        5.5.2 智能化与客运一体化相结合第160-162页
        5.5.3 苏汽公交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体化第162-163页
    5.6 多元化大客运实施途径之三:与现代化客运方式的竞争与合作第163-168页
        5.6.1 与铁路客运的非零和博弈第164-167页
        5.6.2 与民航的非零和博弈第167页
        5.6.3 与水运的非零和博弈第167-168页
本章小结第168-170页
第6章 公司化经营战略第170-211页
    6.1 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概述第170-179页
        6.1.1 公司化经营背景:道路运输两次大改革第170-173页
        6.1.2 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概念研究第173-177页
        6.1.3 实施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的作用分析第177-179页
    6.2 道路客运公司化经营的理论研究第179-196页
        6.2.1 研究综述第179-181页
        6.2.2 经营行为理论第181-183页
        6.2.3 道路旅客运输的短期经营行为分析第183-191页
        6.2.4 短期性目标是短期行为产生的原因第191-193页
        6.2.5 解决道路客运短期行为的主要途径第193-196页
    6.3 实施公司化经营的前期基础工作第196-199页
        6.3.1 企业内部前期基础工作第197-198页
        6.3.2 外部前期基础工作第198-199页
    6.4 公司化经营的实施第199-208页
        6.4.1 实施途径第199-205页
        6.4.2 实施案例第205-208页
    6.5 成效和经验第208-211页
        6.5.1 公司化经营成效第208-209页
        6.5.2 公司化经营经验第209-211页
本章小结第211-213页
第7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第213-220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213-217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217-219页
    7.3 研究展望第219-22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20-227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227页

论文共2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光伏电站逆变器并网控制策略及稳定性分析
下一篇:基于本体的煤矿事故预警知识库模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