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Extended Abstract | 第9-12页 | 
| 目录 | 第12-14页 | 
| Contents | 第14-16页 | 
| 图清单 | 第16-22页 | 
| 表清单 | 第22-27页 | 
| 1 绪论 | 第27-43页 |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27-2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9-37页 |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37-38页 |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8-41页 | 
| 1.5 研究意义 | 第41-43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43-59页 | 
| 2.1 危险源与隐患 | 第43-45页 | 
| 2.2 本体论 | 第45-53页 | 
| 2.3 多智能体理论 | 第53-59页 | 
| 3 时空视角下的煤矿事故预警知识库模型构建 | 第59-86页 | 
| 3.1 根源危险源与隐患的关系分析 | 第59-66页 | 
| 3.2 时空视角下基于根源危险源的事故致因机理分析 | 第66-69页 | 
| 3.3 时空事故树分析方法设计 | 第69-74页 | 
| 3.4 煤矿根危险源智能体的事故预警过程分析 | 第74-80页 | 
| 3.5 煤矿事故预警知识库模型构建 | 第80-84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 4 煤矿事故预警知识库的时空逻辑设计 | 第86-111页 | 
| 4.1 事故预警知识库的时间逻辑设计 | 第86-99页 | 
| 4.2 事故预警知识库的空间逻辑设计 | 第99-109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 5 煤矿事故预警知识库的本体设计 | 第111-142页 | 
| 5.1 煤矿事故预警知识库的本体模型 | 第111-112页 | 
| 5.2 时间本体构建 | 第112-118页 | 
| 5.3 空间本体构建 | 第118-125页 | 
| 5.4 煤矿风险本体构建 | 第125-134页 | 
| 5.5 时空事故树本体构建 | 第134-141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 6 煤矿事故预警知识库的算法设计 | 第142-170页 | 
| 6.1 描述逻辑推理算法设计 | 第143-147页 | 
| 6.2 时间推理算法设计 | 第147-155页 | 
| 6.3 空间推理算法设计 | 第155-159页 | 
| 6.4 时空事故树算法设计 | 第159-169页 | 
| 6.5 本章小结 | 第169-170页 | 
| 7 案例:王楼煤矿事故智能预警平台与应用 | 第170-204页 | 
| 7.1 王楼煤矿简介及安全现状 | 第170-172页 | 
| 7.2 王楼煤矿危险源库的构建 | 第172-176页 | 
| 7.3 王楼煤矿时空事故树分析 | 第176-177页 | 
| 7.4 事故智能预警平台设计 | 第177-201页 | 
| 7.5 事故智能预警平台应用实践 | 第201-203页 | 
| 7.6 本章小结 | 第203-204页 | 
| 8 结论与展望 | 第204-209页 | 
| 8.1 研究结论 | 第204-206页 | 
| 8.2 创新点 | 第206-207页 | 
| 8.3 不足与展望 | 第207-20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9-213页 | 
| 附录 1 空间拓扑关系推理组合表 | 第213-225页 | 
| 附录 2 时空事故树文件 Schema | 第225-237页 | 
| 作者简历 | 第237-24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2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