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光纤温度与溶解氧传感器特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与目的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第11-15页
        1.3.1 国外研究进展第11-13页
        1.3.2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5页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光纤温度与溶解氧传感器敏感机理研究第16-24页
    2.1 荧光的产生与猝灭机理第16-18页
        2.1.1 荧光物质的荧光产生机理第16-17页
        2.1.2 荧光物质的荧光猝灭机理第17-18页
    2.2 光纤溶解氧传感器检测原理第18-19页
    2.3 溶解氧检测方法第19-21页
        2.3.1 测量荧光寿命的方法第19-20页
        2.3.2 测量荧光强度的方法第20-21页
        2.3.3 温度对荧光的影响第21页
    2.4 温度传感的方法第21-23页
        2.4.1 温度的检测方式第22页
        2.4.2 布拉格光纤光栅温度检测原理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氧敏感膜制备方法选取与工艺优化第24-31页
    3.1 荧光指示剂材料的选取第24页
    3.2 制膜方法的对比与选取第24-27页
        3.2.1 LB膜法第24-25页
        3.2.2 化学气相沉积法第25页
        3.2.3 溅射成膜法第25-26页
        3.2.4 溶胶-凝胶法(sol-gel)第26-27页
    3.3 氧传感膜的制备第27-29页
        3.3.1 制膜先驱物选取第27-28页
        3.3.2 基质材料的选择第28页
        3.3.3 铺膜工艺的研究第28页
        3.3.4 制膜的实验步骤第28-29页
    3.4 氧敏感膜的性能影响分析第29-30页
        3.4.1 荧光材料的加入量研究第29页
        3.4.2 膜液静置时间效果研究第29-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光纤温度与溶解氧传感器设计第31-41页
    4.1 光源的选取第31-32页
    4.2 光纤的选取第32-34页
    4.3 溶解氧传感器探头的结构设计第34-37页
        4.3.1 敏感膜片的连接方式对比第34-36页
        4.3.2 敏感膜片的固定方式研究第36-37页
    4.4 检测器件选取第37-38页
    4.5 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封装第38-39页
    4.6 系统结构与方案设计第39-40页
    4.7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光纤温度与溶解氧传感器性能测试第41-51页
    5.1 传感器检测系统的搭建第41-43页
        5.1.1 光谱仪的连接及参数选择第41页
        5.1.2 溶解氧水质的制备第41-43页
    5.2 传感器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第43-50页
        5.2.1 温度传感器的性能测试第43-45页
        5.2.2 溶解氧传感器的性能测试第45-48页
        5.2.3 溶解氧传感器的温度特性第48-50页
    5.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总结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PRS的油井参数采集系统的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句法规则的地理位置文本知识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