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时期陕西钱粮亏空问题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论文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 政治史的角度 | 第11-12页 |
(二) 财政史的角度 | 第12-13页 |
(三) 个案考察 | 第13-14页 |
(四) 地方财政亏空 | 第14-15页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5-18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二) 研究范围 | 第15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一章 康雍时期陕西钱粮亏空的现象及清查过程 | 第18-38页 |
第一节 康雍时期陕西钱粮亏空现象严重 | 第18-21页 |
第二节 康雍时期对陕西钱粮亏空的清查 | 第21-36页 |
一、康熙时期中央与地方督抚对陕西钱粮亏空的清查 | 第21-31页 |
二、雍正时期年羹尧与岳钟琪对陕西钱粮亏空的清查 | 第31-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二章 康雍时期清查陕西钱粮亏空的成效 | 第38-54页 |
第一节 康熙时期清查陕西钱粮亏空的成效 | 第38-43页 |
一、康熙三十一年陕西捐纳亏空清查效果差 | 第38-39页 |
二、康熙三十七年陕西钱粮亏空清查效果较好 | 第39-42页 |
三、康熙末年羹尧清查陕西钱粮亏空成效显著 | 第42-43页 |
第二节 雍正时期清查陕西钱粮亏空的成效 | 第43-46页 |
一、清查效果较好 | 第43-45页 |
二、清查过程中的弊端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康熙雍正清查陕西钱粮亏空之比较 | 第46-52页 |
一、康熙、雍正对亏空认识的不同 | 第46-48页 |
二、康熙、雍正对亏空处理的不同 | 第48-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三章 康雍时期陕西钱粮亏空的原因 | 第54-84页 |
第一节 军事的影响是共性原因 | 第54-59页 |
第二节 特殊原因 | 第59-74页 |
一、财政制度是亏空的根本原因 | 第59-66页 |
二、吏治腐败是亏空的直接原因 | 第66-69页 |
三、多次蠲免加剧了亏空 | 第69-73页 |
四、自然灾害频发加重了亏空 | 第73-74页 |
第三节 从监察制度看陕西钱粮亏空的原因 | 第74-81页 |
一、对督抚缺乏有效监督 | 第74-77页 |
二、对府州县的监察效果不理想 | 第77-80页 |
三、密折制度的监察作用有限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结语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