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视野下的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1.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理论 | 第9-16页 |
1.1 网络食品的学理解释 | 第9-11页 |
1.1.1 网络食品的含义 | 第9-10页 |
1.1.2 网络食品的特征 | 第10-11页 |
1.2 网络食品的经营模式及其相关主体 | 第11-14页 |
1.2.1 网络食品的经营模式 | 第11-12页 |
1.2.2 网络食品市场相关主体 | 第12-14页 |
1.3 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 | 第14-16页 |
1.3.1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4页 |
1.3.2 公共利益理论 | 第14-15页 |
1.3.3 法律规范理论 | 第15-16页 |
2 网络食品市场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16-22页 |
2.1 网络食品监管法律不够健全 | 第16-18页 |
2.1.1 网络食品市场主体准入标准低 | 第16-17页 |
2.1.2 现有法律规范效力等级低 | 第17-18页 |
2.2 网络食品质量法律难以保障 | 第18-20页 |
2.2.1 网络食品生产包装不合法律要求 | 第18-19页 |
2.2.2 网络食品贮存运输不合法律要求 | 第19-20页 |
2.2.3 食品标识不符合法律要求 | 第20页 |
2.3 法律规定不利于消费者维权 | 第20-22页 |
2.3.1 消费者权利时常被忽略 | 第20-21页 |
2.3.2 消费者维权保障薄弱 | 第21-22页 |
3 国外网络食品监管实践及其借鉴 | 第22-26页 |
3.1 国外对网络食品的法律监管 | 第22-24页 |
3.1.1 美国的网络食品安全监管 | 第22-23页 |
3.1.2 欧盟的网络食品安全监管 | 第23页 |
3.1.3 韩国的网络食品安全监管 | 第23-24页 |
3.2 国外网络食品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 第24-26页 |
3.2.1 法律规范宽严适度的市场准入环境 | 第24-25页 |
3.2.2 完善经营主体登记制度 | 第25页 |
3.2.3 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 | 第25-26页 |
4 完善网络食品安全监管之建议 | 第26-35页 |
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26-29页 |
4.1.1 完善《食品安全法》监管内容 | 第26-27页 |
4.1.2 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27-28页 |
4.1.3 规范网络食品的快递行为 | 第28-29页 |
4.1.4 完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 第29页 |
4.2 规范网络食品市场的主体准入 | 第29-31页 |
4.2.1 落实执照登记制度 | 第30页 |
4.2.2 严格食品经营许可制度 | 第30-31页 |
4.3 明确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 第31-32页 |
4.4 建立有效的网络食品纠纷解决机制 | 第32-34页 |
4.5 加强信用法律体系建设 | 第34-35页 |
5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