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地方工业经济论文

江西省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7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4页
  (一)产业转移的基础理论第10-11页
  (二)有关产业转移理论的进展第11页
  (三)有关江西省产业转移理论的进展第11-14页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分析框架第14-15页
 四、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15-17页
第二章 江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优势条件第17-23页
 一、江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第17-18页
  (一)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第17页
  (二)调整产业结构第17页
  (三)加快工业化进程第17-18页
  (四)扩大本省就业,提高人均收入第18页
  (五)提高财政收入第18页
 二、江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第18-23页
  (一)地理交通优势第18-19页
  (二)成本优势第19-21页
  (三)基础优势第21页
  (四)自然资源优势第21-23页
第三章 江西省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第23-39页
 一、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度量第23-24页
 二、劳动报酬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变化第24-31页
  (一) 1978 年—2011 年江西省制造业的工资第24-25页
  (二)江西省制造业工资和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模型分析第25-31页
 三、对江西省制造业产业转移承接的比较分析第31页
 四、江西省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案例分析与对策建议第31-33页
  (一)案例奥克斯集团南昌制造基地第31-32页
  (二)案例小结第32-33页
 五、江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第33-39页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产业转移硬件条件第33-35页
  (二)完善产业的发现、布局和推进机制第35页
  (三)推进产业集群和产业配套能力的提高第35-36页
  (四)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为产业对接做好准备第36-39页
结论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封特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
下一篇:公众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以河南省南召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