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缘由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缘由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9-10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2.2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6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理论依据 | 第16-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20页 |
2.1.1 民办高校 | 第16-18页 |
2.1.2 民办高校教师 | 第18页 |
2.1.3 职业与职业生涯规划 | 第18-20页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第20-24页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0-21页 |
2.2.2 职业锚理论 | 第21页 |
2.2.3 职业兴趣理论 | 第21-24页 |
第3章 民办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 | 第24-40页 |
3.1 陕西省民办高校基本概况 | 第24-26页 |
3.1.1 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整体情况 | 第24页 |
3.1.2 陕西H学院的基本概况 | 第24-26页 |
3.2 陕西H学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 第26-40页 |
3.2.1 教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 | 第26-35页 |
3.2.2 民办高校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现状 | 第35-40页 |
第4章 民办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0-52页 |
4.1 民办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问题 | 第40-43页 |
4.1.1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到位 | 第40-41页 |
4.1.2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不明确 | 第41-42页 |
4.1.3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质量不高 | 第42-43页 |
4.2 制约民办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因分析 | 第43-52页 |
4.2.1 教师个人方面 | 第43-46页 |
4.2.2 民办高校方面 | 第46-48页 |
4.2.3 政府、社会方面 | 第48-52页 |
第5章 对民办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与建议 | 第52-60页 |
5.1 教师个人层面 | 第52-54页 |
5.1.1 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学习职业生涯理论和方法 | 第52-53页 |
5.1.2 学会自我减压,努力进行生理心理调适 | 第53页 |
5.1.3 促进职业生涯整体规划,提升工作满意度 | 第53-54页 |
5.2 民办高校层面 | 第54-57页 |
5.2.1 加强对教师关注和指导,强化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 第54-55页 |
5.2.2 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教师职业生涯检查监督机制 | 第55页 |
5.2.3 关注教师职后职业生涯发展,重视培训和反馈过程 | 第55-56页 |
5.2.4 拓宽学校吸纳资金范围,合理利用其职业生涯规划经费 | 第56-57页 |
5.3 政府、社会层面 | 第57-60页 |
5.3.1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完善民办教育立法 | 第57页 |
5.3.2 加大扶持力度,协助解决教师的基本福利和社会保障 | 第57-58页 |
5.3.3 消除社会偏见及传统观念,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度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70页 |
附录1 | 第66-69页 |
附录2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