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及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1.2.1 建构主义学习具有诊断性和反思性 | 第12页 |
1.2.2 数学学科自身的需要 | 第12-13页 |
1.2.3 在反思中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 第13页 |
1.2.4 新课标要求 | 第13页 |
1.2.5 学生自身的需要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2.1.1 反思的涵义 | 第18页 |
2.1.2 数学解题 | 第18-19页 |
2.1.3 数学解题反思 | 第19页 |
2.2 数学解题反思的特征 | 第19-20页 |
2.3 解题反思的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2.3.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0页 |
2.3.2 元认知理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数学解题反思的内容 | 第22-32页 |
3.1 反思如何理解题意 | 第22-26页 |
3.2 反思解题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 | 第26-28页 |
3.3 反思解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 第28-29页 |
3.4 反思题目的变式 | 第29-32页 |
第四章 培养学生解题反思能力的途径 | 第32-42页 |
4.1 教师提高学生解题反思能力的途径 | 第32-37页 |
4.1.1 成为反思型教师 | 第32-33页 |
4.1.2 为学生创造反思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第33页 |
4.1.3 在课堂中渗透反思方法 | 第33-34页 |
4.1.4 引导学生学习波利亚的提示语 | 第34-35页 |
4.1.5 指导学生建立学习档案 | 第35-36页 |
4.1.6 指导学生写反思日记 | 第36-37页 |
4.2 学生自身提高解题反思能力的途径 | 第37-42页 |
4.2.1 在解题过程中进行反思概括 | 第37-38页 |
4.2.2 解题力求“举一反三” | 第38-41页 |
4.2.3 运用“波利亚的提示语”来进行解题 | 第41-42页 |
结束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教师访谈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