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特点与应用 | 第8-11页 |
1.1.1 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国外的发展与应用 | 第8-9页 |
1.1.2 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国内的发展与应用 | 第9-10页 |
1.1.3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优点 | 第10-11页 |
1.2 核心混凝土收缩徐变对钢管混凝土拱肋静力性能的影响 | 第11-13页 |
1.3 收缩徐变模型及时效分析理论 | 第13-14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4.1 钢管混凝土长期静力性能试验研究 | 第15-16页 |
1.4.2 钢管混凝土长期静力性能数值分析 | 第16-17页 |
1.4.3 钢管混凝土拱肋(拱桥)长期静力性能分析 | 第17-19页 |
1.5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核心混凝土时效作用对钢管混凝土拱静力性能影响 | 第21-43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时效作用计算模型 | 第21-26页 |
2.2.1 收缩徐变模型 | 第21-23页 |
2.2.2 逐步积分法 | 第23-25页 |
2.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2.3 参数分析 | 第26-42页 |
2.3.1 含钢率的影响 | 第26-32页 |
2.3.2 加载龄期的影响 | 第32-36页 |
2.3.3 持荷时间的影响 | 第36-39页 |
2.3.4 长细比的影响 | 第39-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钢管混凝土拱第二类徐变稳定问题简化计算方法 | 第43-65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简化计算法 | 第43页 |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3-44页 |
3.4 运用简化计算方法的第二类徐变稳定问题参数分析 | 第44-64页 |
3.4.1 含钢率的影响 | 第45-49页 |
3.4.2 加载龄期的影响 | 第49-52页 |
3.4.3 矢跨比的影响 | 第52-54页 |
3.4.4 持荷时间的影响 | 第54-57页 |
3.4.5 钢材强度等级的影响 | 第57-60页 |
3.4.6 长细比的影响 | 第60-63页 |
3.4.7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对比 | 第63-6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4章 钢管砼拱长期静力性能试验方案与试验准备 | 第65-90页 |
4.1 前言 | 第65页 |
4.2 试件设计 | 第65-67页 |
4.2.1 拱肋跨度 | 第65页 |
4.2.2 拱肋跨高 | 第65-66页 |
4.2.3 含钢率 | 第66-67页 |
4.2.4 钢材强度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 | 第67页 |
4.3 试验加载方案的确定 | 第67-70页 |
4.3.1 钢管混凝土拱五点加载模型建立 | 第67-70页 |
4.3.2 拱长期荷载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 第70页 |
4.4 试验加载方案 | 第70-79页 |
4.4.1 加载持荷装置 | 第71-79页 |
4.5 试验测量系统 | 第79-83页 |
4.5.1 测量系统理论分析 | 第80页 |
4.5.2 空间布局方案 | 第80-82页 |
4.5.3 拱肋应变测量 | 第82-83页 |
4.6 拱的加工与初始缺陷的测量 | 第83-89页 |
4.6.1 拱的分段 | 第83-84页 |
4.6.2 钢管弯制 | 第84-85页 |
4.6.3 煨管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 第85-86页 |
4.6.4 钢管拼接 | 第86-88页 |
4.6.5 平面内初始缺陷的测量 | 第88-8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