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2 二氧化碳工质的综合评价 | 第13-21页 |
2.1 环境和安全性能 | 第14-15页 |
2.1.1 GWP 和 ODP | 第14页 |
2.1.2 危险性 | 第14-15页 |
2.2 热物理性质和传输性能 | 第15-19页 |
2.2.1 力学性质与循环性能的关系 | 第15-18页 |
2.2.2 传输性质与循环性能的关系 | 第18页 |
2.2.3 压降与饱和温度降的关系 | 第18-19页 |
2.3 压缩机效率 | 第19页 |
2.4 产量与价格 | 第19-20页 |
2.5 化学稳定性 | 第2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分析 | 第21-37页 |
3.1 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3.2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性能分析 | 第22-25页 |
3.3 几种改进效率的方式 | 第25-36页 |
3.3.1 增加内部热交换器 | 第25-28页 |
3.3.2 采用双级压缩 | 第28-31页 |
3.3.3 用膨胀机代替节流阀 | 第31-34页 |
3.3.4 采用蒸气旁通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兰州地区应用二氧化碳热泵的条件分析 | 第37-40页 |
4.1 兰州市地理、气候特征 | 第37-38页 |
4.2 兰州地区气候信息 | 第38-3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气流组织 CFD 模拟 | 第40-57页 |
5.1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概述 | 第40-43页 |
5.1.1 CFD 简介 | 第40-41页 |
5.1.2 CFD 在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 | 第41-42页 |
5.1.3 常用的数值模拟软件及 AIRPAK 简介 | 第42-43页 |
5.2 模型的理论分析 | 第43-55页 |
5.2.1 控制方程组 | 第43-46页 |
5.2.2 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前处理 | 第46-48页 |
5.2.3 夏季计算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5.2.4 冬季计算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6 经济分析 | 第57-60页 |
6.1 工程概况及设备选择 | 第57-58页 |
6.2 初期投资分析 | 第58页 |
6.3 CO_2热泵供暖系统年运行费用分析 | 第58-5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60-61页 |
7.1 结论 | 第60页 |
7.2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