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3 研究评述 | 第13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城市景观园林建设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1 相关概念与界定 | 第14-15页 |
2.1.1 园林 | 第14页 |
2.1.2 景观 | 第14页 |
2.1.3 园林景观 | 第14页 |
2.1.4 园林城市 | 第14-15页 |
2.1.5 生态城市 | 第15页 |
2.1.6 城市管理 | 第15页 |
2.2 景观园林建设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2.2.1 园林美学 | 第15页 |
2.2.2 景观设计学 | 第15-16页 |
2.2.3 景观生态学 | 第16页 |
2.2.4 生态景观建筑理论 | 第16页 |
2.2.5 环境心理学 | 第16页 |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凤县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管理现状 | 第18-23页 |
3.1 凤县概述 | 第18页 |
3.2 凤县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历程 | 第18-20页 |
3.2.1 凤县已建成的主要城市园林景观 | 第19-20页 |
3.2.2 凤县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绿化植物应用 | 第20页 |
3.2.3 凤县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硬质素材应用 | 第20页 |
3.3 凤县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 第20-21页 |
3.4 凤县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与管理模式 | 第21-23页 |
3.4.1 管理机构建设日趋完善 | 第21页 |
3.4.2 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园林景观建设格局初步形成 | 第21-22页 |
3.4.3 社会绿化蓬勃发展 | 第22页 |
3.4.4 投资模式多样化 | 第22-23页 |
第四章 凤县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3-30页 |
4.1 存在的问题 | 第23-27页 |
4.1.1 缺乏总体规划的意识 | 第23页 |
4.1.2 精细化管理理念缺失 | 第23-24页 |
4.1.3 园林景观建设缺乏创新 | 第24-25页 |
4.1.4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亟待加强 | 第25-26页 |
4.1.5 园林景观保护宣传工作不到位 | 第26页 |
4.1.6 经费不足,难以保障建设与管理工作持续进行 | 第26-27页 |
4.2 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4.2.1 经济因素分析 | 第27页 |
4.2.2 管理制度因素分析 | 第27页 |
4.2.3 人才因素分析 | 第27-28页 |
4.2.4 管理者主观因素分析 | 第28页 |
4.2.5 其他因素分析 | 第28-30页 |
第五章 提高凤县城市景观园林建设管理水平的对策 | 第30-36页 |
5.1 加强对园林景观布局的整体规划 | 第30页 |
5.1.1 利用自身特点进行整体规划 | 第30页 |
5.1.2 增加绿量,改变不平衡发展的现状 | 第30页 |
5.2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园林管理规章制度 | 第30-31页 |
5.3 制定相关的资金利用和人才培养政策 | 第31-32页 |
5.4 完善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 | 第32-34页 |
5.5 加快科技应用创新 | 第34-35页 |
5.6 建设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作者简介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