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昆虫学论文--昆虫分类学论文

中国突瓣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系统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研究进展第11-35页
    1.1 绪言第11-12页
    1.2 突瓣叶蜂亚科系统学研究第12-26页
        1.2.1 突瓣叶蜂亚科形态分类研究第12-18页
        1.2.2 突瓣叶蜂亚科分子系统学研究第18-26页
    1.3 突瓣叶蜂属系统学研究第26-34页
        1.3.1 突瓣叶蜂属的建立第26-27页
        1.3.2 突瓣叶蜂属形态分类研究第27-31页
            1.3.2.1 国外突瓣叶蜂属分类研究第27-30页
            1.3.2.2 中国突瓣叶蜂属分类研究第30-31页
        1.3.3 突瓣叶蜂属分子系统学研究第31-32页
        1.3.4 突瓣叶蜂属生物学研究第32-34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34-3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5-49页
    2.1 研究材料第35-41页
        2.1.1 实验样本第35-40页
        2.1.2 实验设备与耗材第40-41页
    2.2 研究方法第41-44页
        2.2.1 标本采集与制作第41页
        2.2.2 成虫外生殖器解剖制片与图像采集第41-42页
            2.2.2.1 成虫外生殖器解剖制片第41页
            2.2.2.2 成虫外生殖器图像采集第41-42页
        2.2.3 成虫基因组DNA提取与PCR扩增第42-44页
            2.2.3.1 基因组DNA提取第42页
            2.2.3.2 PCR扩增第42-44页
    2.3 基因序列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4-49页
        2.3.1 序列峰图查看与拼接第44-45页
        2.3.2 基因序列比对第45页
        2.3.3 基因序列饱和度检测第45-46页
        2.3.4 序列进化模型的选择第46页
        2.3.5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46-48页
        2.3.6 系统发育树的查看第48-4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9-228页
    3.1 突瓣叶蜂属形态分类研究第49-183页
        3.1.1 突瓣叶蜂属形态特征第49-62页
            3.1.1.1 头部第50-52页
            3.1.1.2 胸部第52-57页
            3.1.1.3 腹部第57-62页
        3.1.2 突瓣叶蜂属世界种类分布名录第62-75页
        3.1.3 突瓣叶蜂属属征第75-77页
        3.1.4 突瓣叶蜂属分种团检索表第77-78页
        3.1.5 突瓣叶蜂属种类记述第78-183页
            3.1.5.1 艾氏突瓣叶蜂种团Nematus abbotii group第78-83页
            3.1.5.2 短距突瓣叶蜂种团Nematus brevispuralis group第83-91页
            3.1.5.3 邓氏突瓣叶蜂种团Nematus dengi group第91-101页
            3.1.5.4 红环突瓣叶蜂种团Nematus lucidus group第101-104页
            3.1.5.5 聂氏突瓣叶蜂种团Nematus nieae group第104-110页
            3.1.5.6 杏突瓣叶蜂种团Nematus prunivorous group第110-113页
            3.1.5.7 反刻突瓣叶蜂种团Nematus reversipunctatus group第113-126页
            3.1.5.8 绿柳突瓣叶蜂种团Nematus ruyanus group第126-138页
            3.1.5.9 大跗突瓣叶蜂种团Nematus septentrionalis group第138-157页
            3.1.5.10 小须突瓣叶蜂种团Nematus trochanteratus group第157-158页
            3.1.5.11 沃氏突瓣叶蜂种团Nematus wahlbergi group第158-170页
            3.1.5.12 未划分种团种类第170-183页
    3.2 突瓣叶蜂属分类学地位研究第183-228页
        3.2.1 基因数据集序列组成特征分析第184-206页
            3.2.1.1 COI基因序列组成特征分析第184-189页
            3.2.1.2 NaK基因序列组成特征分析第189-194页
            3.2.1.3 TPI基因序列组成特征分析第194-199页
            3.2.1.4 COI & NaK & TPI基因序列组成特征分析第199-204页
            3.2.1.5 COI & NaK & Genbank基因饱和度检测第204-206页
        3.2.2 分子系统发育树分析第206-228页
            3.2.2.1 基于COI基因突瓣叶蜂亚科系统发育树第206-210页
            3.2.2.2 基于NaK基因突瓣叶蜂亚科系统发育树第210-213页
            3.2.2.3 基于TPI基因突瓣叶蜂亚科系统发育树第213-216页
            3.2.2.4 基于COI & NaK & TPI基因突瓣叶蜂亚科系统发育树第216-219页
            3.2.2.5 基于COI & Genbank基因突瓣叶蜂亚科系统发育树第219-222页
            3.2.2.6 基于NaK & Genbank基因突瓣叶蜂亚科系统发育树第222-225页
            3.2.2.7 基于COI & NaK & Genbank基因突瓣叶蜂亚科系统发育树第225-228页
4 结论与讨论第228-233页
    4.1 形态分类结论第228页
    4.2 分类学地位结论第228-230页
    4.3 讨论第230-233页
5 研究创新与不足及展望第233-235页
    5.1 创新之处第233页
    5.2 研究不足第233页
    5.3 研究展望第233-235页
参考文献第235-251页
附录A (图版)第251-317页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317-321页
致谢第321页

论文共3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图的自同态幺半群性质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柱芳烃主客体化学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