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及融资效率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定义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企业融资效率评价方法的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内容框架 | 第16页 |
·相关重要概念的定义 | 第16-20页 |
·中小企业 | 第16-18页 |
·中小企业板 | 第18-20页 |
·企业融资效率 | 第20页 |
第2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和现状分析 | 第20-28页 |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 第21-23页 |
·权益融资 | 第21页 |
·债务融资 | 第21-23页 |
·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融资方式的选择 | 第23页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 第23-28页 |
·我国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现状 | 第24页 |
·我国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情况 | 第24-25页 |
·我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状况 | 第25-28页 |
第3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及其成因 | 第28-34页 |
·中小企业方面的原因 | 第28-31页 |
·中小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大 | 第28页 |
·中小企业的企业制度不健全 | 第28-29页 |
·中小企业很难获得抵押担保贷款 | 第29页 |
·中小企业信用能力差,违约率高 | 第29-31页 |
·中小企业融资有规模劣势的不足 | 第31页 |
·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 | 第31-33页 |
·银行信贷政策方面的原因 | 第31-32页 |
·银行管理体制的问题 | 第32页 |
·银行的并购重组引起贷款紧缩 | 第32-33页 |
·政府方面的原因 | 第33-34页 |
·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体系不健全 | 第33-34页 |
·金融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34页 |
·资信调查体系不健全 | 第34页 |
·信用担保系统不健全 | 第34页 |
第4章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评价的数学模型 | 第34-45页 |
·建立因素集 | 第35-36页 |
·建立权重集 | 第36页 |
·建立评价集(备择集) | 第36-37页 |
·单因素模糊评价 | 第37页 |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37-45页 |
·各因素隶属度的确定 | 第38-42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2-44页 |
·融资效率评价结论及融资方式选择 | 第44-45页 |
第5章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45-58页 |
·融资效率指标的选取 | 第45-46页 |
·净资产收益率 | 第45页 |
·资产负债率 | 第45-46页 |
·总资产周转率 | 第46页 |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趋势分析 | 第46-49页 |
·样本选取 | 第46-47页 |
·净资产收益率样本数据分析 | 第47页 |
·资产负债率样本数据分析 | 第47-48页 |
·总资产周转率样本数据分析 | 第48-49页 |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分析 | 第49-58页 |
·样本与变量的选择 | 第49页 |
·实证模型的构建 | 第49-50页 |
·回归分析结果报告 | 第50-52页 |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52-57页 |
·启示和政策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