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8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8页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18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整理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基础理论 | 第18页 |
1.4.2 深入分析商洛农村商业银行上市的路径选择 | 第18页 |
1.4.3 深入分析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必要性 | 第18页 |
1.4.4 深入分析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可行性 | 第18-19页 |
1.4.5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案例分析 | 第19页 |
1.4.6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对策及建议 | 第19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19页 |
1.5.2 个案研究法 | 第19页 |
1.6 本文的现实意义和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1.6.1 本文的现实意义 | 第19-20页 |
1.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基础理论 | 第21-24页 |
2.1 基础理论 | 第21-22页 |
2.1.1 优序融资理论 | 第21页 |
2.1.2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第21-22页 |
2.2 融资方式 | 第22-24页 |
2.2.1 债务融资 | 第22页 |
2.2.2 股权融资 | 第22-23页 |
2.2.3 资产证券化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上市的路径选择 | 第24-35页 |
3.1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融资问题 | 第24-27页 |
3.1.1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的融资方式选择 | 第24-25页 |
3.1.2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上市条件及其比较 | 第25-27页 |
3.2 新三板市场的概况 | 第27-32页 |
3.2.1 新三板市场的地位 | 第27-28页 |
3.2.2 新三板市场历史沿革 | 第28-29页 |
3.2.3 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概况 | 第29-30页 |
3.2.4 新三板市场发展情况 | 第30-32页 |
3.3 新三板市场的功能 | 第32-34页 |
3.3.1 有利于企业融资 | 第32-33页 |
3.3.2 增强股份的流动性 | 第33页 |
3.3.3 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 第33-34页 |
3.3.4 提升公司形象及构建发展愿景 | 第34页 |
3.4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必要性 | 第35-41页 |
4.1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环境分析 | 第35-36页 |
4.1.1 商洛经济金融运行情况 | 第35页 |
4.1.2 商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概况 | 第35-36页 |
4.2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内部动因论证 | 第36-38页 |
4.2.1 不良贷款持续反弹 | 第36-37页 |
4.2.2 资本充足率需要进一步提升 | 第37页 |
4.2.3 商洛辖内农商银行公司治理需借助外力推动提升 | 第37-38页 |
4.3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外部动因论证 | 第38-40页 |
4.3.1 商洛农商银行定向募股遭遇瓶颈 | 第38页 |
4.3.2 商洛辖内缺乏合格投资者 | 第38-39页 |
4.3.3 “新三板”挂牌对商洛辖内农商银行具有吸引力 | 第39-40页 |
4.4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可行性 | 第41-54页 |
5.1 商洛农商银行能够达到新三板上市要求 | 第41-42页 |
5.2 商洛农商银行主要指标优于样本银行 | 第42-43页 |
5.3 商洛农商银行在商业模式上具备新三板上市可行性 | 第43-45页 |
5.3.1 商业模式比较 | 第43-44页 |
5.3.2 上市后情况比较 | 第44-45页 |
5.4 商洛农商银行在经营方面具备新三板上市可行性 | 第45-47页 |
5.4.1 辖内农商银行在经营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 第45-46页 |
5.4.2 辖内农商银行在监管指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 第46-47页 |
5.4.3 辖内农商银行在股权价值方面具有发现潜力 | 第47页 |
5.5 商洛农商银行在效率方面具备新三板上市可行性 | 第47-52页 |
5.5.1 DEA模型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8-49页 |
5.5.2 样本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第49-51页 |
5.5.3 实证分析与结果 | 第51页 |
5.5.4 小结 | 第51-52页 |
5.6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外部效应分析 | 第52-54页 |
5.6.1 引入高质量股东优化公司治理 | 第52页 |
5.6.2 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价值发现 | 第52页 |
5.6.3 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 第52页 |
5.6.4 实现股权激励与股份流转的市场运作 | 第52-53页 |
5.6.5 实现品牌提升和信用增值的放大效应 | 第53-54页 |
第六章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拟上市案例分析 | 第54-62页 |
6.1 辖内G农商银行基本情况 | 第54页 |
6.2 辖内G农商银行增资原因分析 | 第54-55页 |
6.2.1 亟需进行资本补充 | 第54页 |
6.2.2 业务发展受制约 | 第54-55页 |
6.3 辖内G农商银行新三板上市分析 | 第55-59页 |
6.3.1 辖内G农商行运营情况 | 第55-56页 |
6.3.2 辖内G农商银行新三板上市达标分析 | 第56-57页 |
6.3.3 辖内G农商银行新三板上市规划 | 第57-59页 |
6.4 辖内G农商银行新三板上市存在问题 | 第59-62页 |
6.4.1 改制达标的压力仍然比较大 | 第59-60页 |
6.4.2 股权结构及股东人数尚不符要求 | 第60-61页 |
6.4.3 法人治理的独立性易受影响 | 第61-62页 |
第七章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的对策及建议 | 第62-67页 |
7.1 商洛商业银行新三板上市的对策 | 第62-64页 |
7.1.1 完备自身管理提高各项经营指标 | 第62-64页 |
7.1.2 适当调整股权结构及股东人数 | 第64页 |
7.1.3 增强法人治理的独立性 | 第64页 |
7.2 商洛农村商业银行上市新三板的建议 | 第64-65页 |
7.2.1 通过上市新三板推动农商银行的公司治理前沿化 | 第65页 |
7.2.2 通过上市新三板推动农商银行的价值探索跨越化 | 第65页 |
7.2.3 通过上市新三板推动农商银行的融资渠道多元化 | 第65页 |
7.2.4 通过上市新三板推动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激励与股份流转市场化 | 第65页 |
7.2.5 通过上市新三板推动农商银行品牌提升和信用增值最大化 | 第65页 |
7.3 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