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损害责任及中国空间站立法思考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国际空间站损害责任的国际法律框架 | 第16-30页 |
2.1 国际空间站概述 | 第16-19页 |
2.2 国际空间站损害责任的一般国际法律框架 | 第19-24页 |
2.2.1 《外空条约》 | 第19-20页 |
2.2.2 《责任公约》 | 第20-23页 |
2.2.3《涉及外层空间活动争议仲裁任择规则》 | 第23-24页 |
2.2.4 《登记公约》 | 第24页 |
2.2.5《营救协定》 | 第24页 |
2.3 国际空间站损害责任的特殊国际法律框架 | 第24-29页 |
2.3.1《国际空间站政府间协议》1998 | 第25-26页 |
2.3.2 机构间双边谅解备忘录 | 第26-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国际空间站损害责任的国内法律框架 | 第30-35页 |
3.1 美国国内立法及实践 | 第30-31页 |
3.1.1 美国的国内立法 | 第30页 |
3.1.2 美国关于太空运输系统的实践 | 第30-31页 |
3.2 其它国家的国内立法 | 第31-34页 |
3.2.1 俄罗斯 | 第31-32页 |
3.2.2 德国 | 第32-33页 |
3.2.3 英国 | 第33页 |
3.2.4 日本 | 第33-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中国空间站损害责任法律制度构建 | 第35-42页 |
4.1 中国空间站概况 | 第35-36页 |
4.2 中国空间站立法概述 | 第36-37页 |
4.2.1 中国空间站立法的基础 | 第36-37页 |
4.2.2 中国空间站立法现状 | 第37页 |
4.3 中国空间站损害责任的制度安排 | 第37-41页 |
4.3.1 责任主体与求偿主体 | 第38页 |
4.3.2 归责原则 | 第38-39页 |
4.3.3 责任承担方式 | 第39页 |
4.3.4 求偿路径 | 第39-40页 |
4.3.5 保险要求 | 第40-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