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词表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四川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 北川苔子茶原产地的地理环境及概况 | 第13-14页 |
1.3 茶树植物学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14-15页 |
1.4 生化品质成分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15-16页 |
1.5 分子标记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6-20页 |
1.5.1 SSR分子标记的简介 | 第19页 |
1.5.2 SSR分子标记在茶树上的应用 | 第19-20页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北川苔子茶植物学差异研究 | 第21-3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21页 |
2.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1-22页 |
2.1.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2.2 结果分析 | 第23-32页 |
2.2.1 北川苔子茶植物学差异分析 | 第23-28页 |
2.2.2 北川苔子茶居群间形态学差异分析 | 第28-32页 |
第三章 北川苔子茶主要生化成分差异性研究 | 第32-41页 |
3.1 材料与试剂 | 第32-33页 |
3.1.1 材料的选择 | 第32-33页 |
3.1.2 试剂 | 第33页 |
3.2 测定方法 | 第33-34页 |
3.2.1 主要生化成分的测定 | 第33页 |
3.2.2 儿茶素组分的测定 | 第33-34页 |
3.2.3 氨基酸组分的测定 | 第34页 |
3.3 主要仪器 | 第34-35页 |
3.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5页 |
3.5 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结果 | 第35-41页 |
第四章 北川苔子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 第41-52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41页 |
4.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41-42页 |
4.2.1 主要试剂 | 第41页 |
4.2.2 主要仪器 | 第41-42页 |
4.3 试验方法 | 第42-46页 |
4.3.1 茶树DNA提取 | 第42-43页 |
4.3.2 DNA样品质量检测 | 第43页 |
4.3.3 引物筛选 | 第43-44页 |
4.3.4 SSR-PCR反应体系及扩增 | 第44-45页 |
4.3.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5页 |
4.3.6 银染 | 第45页 |
4.3.7 多态性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45-46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46-52页 |
4.4.1 DNA样品质量检测 | 第46-47页 |
4.4.2 供试材料的SSR扩增结果 | 第47页 |
4.4.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7-49页 |
4.4.4 聚类分析 | 第49-5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2-55页 |
5.1 北川苔子茶的表型多样性及分类 | 第52页 |
5.2 北川苔子茶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及进一步挖掘利用 | 第52-53页 |
5.3 北川苔子茶遗传多样性丰富度 | 第53-54页 |
5.4 北川苔子茶群体遗传结构与遗传分化 | 第54-55页 |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