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交通管理论文

公路超载超限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以唐山市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3 文献述评第18-19页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2章 公路超载超限的界定第21-27页
    2.1 超载超限的规定和要求第21-22页
    2.2 公路超限与超载的异同第22-24页
        2.2.1 超载和超限的区别第22-23页
        2.2.2 超载超限的关联性第23-24页
    2.3 “两超”治理政策分析理论依据第24-27页
        2.3.1 市场失灵理论第24页
        2.3.2 外部效应理论第24-25页
        2.3.3 多元治理理论第25页
        2.3.4 博弈论第25-27页
第3章 唐山市公路“两超”现状及危害分析第27-35页
    3.1 唐山市公路交通现状第27-28页
    3.2 唐山公路“两超”现状第28-29页
    3.3 唐山公路运输“两超”问题第29-31页
        3.3.1 “三黑”问题严重第29-30页
        3.3.2 地方政府存有不作为,不当作为现象第30页
        3.3.3 固定治超站建设不规范,各部门联合执法不力第30页
        3.3.4 源头治理工作存在漏洞第30页
        3.3.5 治超执法水平有待提高第30-31页
    3.4 由公路“两超”触发的各种现象及危害第31-35页
        3.4.1 损坏公路基础设施,增加公路日常养护成本第31-32页
        3.4.2 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第32页
        3.4.3 破坏和干扰运输营运秩序第32-33页
        3.4.4 影响汽车制造业发展第33页
        3.4.5 助长社会不良风气,对社会产生负能量第33-35页
第4章 唐山市公路“两超”的原因剖析第35-44页
    4.1 基于市场失灵角度的分析第35-38页
        4.1.1 利益追求是“两超”运输的核心缘由第36-38页
        4.1.2 汽车制造业市场的无序竞争第38页
        4.1.3 公路货运成本呈增长趋势第38页
    4.2 基于制度设计方面的分析第38-40页
        4.2.1 公路的投资与管理的主体单一,产权不明确第38-39页
        4.2.2 法规条款存在地域差别第39页
        4.2.3 超载超限治理架构不实第39页
        4.2.4 现行规则滋生权力寻租行为第39-40页
    4.3 基于利益博弈方面的原因分析第40-44页
        4.3.1 基本假设第40-41页
        4.3.2 车主间的博弈行为分析第41页
        4.3.3 管理方与车主间的博弈行为分析第41-44页
第5章 唐山市公路运输超载超限治理的对策第44-54页
    5.1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做到有法可依第44-47页
        5.1.1 健全配套法律基础第44-45页
        5.1.2 记分查处超限驾驶员第45-46页
        5.1.3 加强违法超限运输行为各源头的管理制度第46页
        5.1.4 实行专业化审判第46-47页
    5.2 加大经济手段调控力度第47-50页
        5.2.1 全国范围实行计重收费手段第47-49页
        5.2.2 降低货运车辆的运输成本第49页
        5.2.3 加大“两超”处罚的力度第49-50页
    5.3 加强联动治超管理力度第50-52页
        5.3.1 政府对整治公路“两超”运输应作长期性的规划准备第50页
        5.3.2 交通运输部门应是治理超载超限运输的主力军第50-51页
        5.3.3 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按职责分工严格执法第51页
        5.3.4 按层次布局超限检测站第51-52页
    5.4 建立治超信息系统,建立现代交通运输物流体系第52-54页
        5.4.1 建立治超信息系统第52页
        5.4.2 建立现代交通运输物流体系第52-53页
        5.4.3 多渠道多方位分流公路超载超限压力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活动突发事件下交通疏散效率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连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