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6-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7-9页 |
·国外持股理论回顾 | 第7-8页 |
·国内持股理论回顾 | 第8-9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2 股权激励理论基础 | 第11-15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1-12页 |
·西方激励理论 | 第12-13页 |
·产权理论 | 第13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3-15页 |
3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22页 |
·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制度现状 | 第15-17页 |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实践 | 第15-16页 |
·国有企业实行股权激励的模式 | 第16-17页 |
·股票期权税收激励政策概述 | 第17页 |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 第17-20页 |
·法律法规缺失 | 第17-18页 |
·市场功能缺失 | 第18页 |
·公司治理缺陷 | 第18-19页 |
·所得税税收政策缺陷 | 第19-20页 |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主要障碍 | 第20-22页 |
·法律法规不完善影响了股权激励的推广 | 第20页 |
·资本市场缺乏价值发现功能 | 第20页 |
·经理市场的缺乏制约了股权激励效用的发挥 | 第20-22页 |
4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者股权激励改进建议 | 第22-37页 |
·建立基于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长效机制必要性 | 第22-23页 |
·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长效股权激励机制的总体思路 | 第23-24页 |
·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长效股权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 | 第24-26页 |
·国情出发原则 | 第24-25页 |
·企业分类原则 | 第25页 |
·报酬与绩效挂钩的原则 | 第25页 |
·重视激励的长期性原则 | 第25-26页 |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 第26页 |
·多种股权激励机制相互结合的原则 | 第26页 |
·国有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方式选择 | 第26-30页 |
·不同规模国有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方式选择 | 第26-27页 |
·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方式选择 | 第27-29页 |
·国有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方式选择 | 第29-30页 |
·实施动态股权制的配套措施 | 第30-33页 |
·健全股权激励的法律法规 | 第30页 |
·完善经理人市场 | 第30-31页 |
·建立业绩考评体系 | 第31页 |
·完善监督机制 | 第31-32页 |
·完善股票期权税收激励政策 | 第32-33页 |
·案例研究:烽火通信股权激励方案 | 第33-37页 |
·背景及案例介绍 | 第33-34页 |
·案例分析 | 第34-37页 |
5 结论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