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毫米波收发机中混频器及压控振荡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毫米波混频器和压控振荡器的基础理论 | 第20-52页 |
2.1 毫米波混频器的基础理论 | 第20-40页 |
2.1.1 混频器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 第20-28页 |
2.1.2 收发机中的混频器的基本指标 | 第28-36页 |
2.1.3 几种常见的改进型混频器 | 第36-39页 |
2.1.4 毫米波中的混频器 | 第39-40页 |
2.2 毫米波压控振荡器的基础理论 | 第40-51页 |
2.2.1 压控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 第40-43页 |
2.2.2 压控振荡器的相位噪声模型 | 第43-51页 |
2.2.3 毫米波中的压控振荡器 | 第5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76-81GHz毫米波正交下混频器的设计 | 第52-71页 |
3.1 正交下混频器的设计指标 | 第53页 |
3.2 正交下混频的电路设计 | 第53-67页 |
3.2.1 功分器的设计 | 第53-59页 |
3.2.2 正交混频级和中频放大级的设计 | 第59-64页 |
3.2.3 RF放大级的设计 | 第64-67页 |
3.3 正交下混频器的后仿真结果 | 第67-7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76-81GHz毫米波正交上混频器的设计 | 第71-84页 |
4.1 正交上混频器的设计指标 | 第71-72页 |
4.2 正交上混频器的电路设计 | 第72-80页 |
4.2.1 正交上混频级的设计 | 第72-76页 |
4.2.2 输出的射频放大级的设计 | 第76-80页 |
4.3 正交上混频器的后仿真结果 | 第80-8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用于毫米波混频器中正交压控振荡器的设计 | 第84-96页 |
5.1 正交VCO的工作原理 | 第84-86页 |
5.2 毫米波正交VCO的设计 | 第86-92页 |
5.2.1 无源器件的设计 | 第87-89页 |
5.2.2 有源器件的设计 | 第89-92页 |
5.3 毫米波正交VCO的后仿真结果 | 第92-9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正交毫米波接收机和发射机芯片的设计 | 第96-102页 |
6.1 包含QVCO和正交下混频器的毫米波接收机芯片的设计 | 第96-98页 |
6.2 包含QVCO和正交上混频器的毫米波发射机芯片的设计 | 第98-10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7.1 总结 | 第102-103页 |
7.2 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1页 |
作者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与项目列表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