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8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一) 文献法 | 第8-9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9页 |
(三) 访谈法 | 第9页 |
(四) 观察法 | 第9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第一章 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理性思考 | 第13-19页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一) 古诗词 | 第13页 |
(二) 古诗词教学 | 第13-14页 |
二、古诗词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一) 中国传统诗教理论 | 第14-15页 |
(二) 情境教学理论 | 第15-16页 |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 第16-17页 |
四、新课标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及建议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以B小学为例 | 第19-35页 |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 | 第19-27页 |
(一) 教学过程中诵读引导不充分 | 第19-22页 |
(二) 侧重知识学习,情境体悟不足 | 第22-24页 |
(三) 过分解剖古诗词,忽视整体感悟 | 第24-25页 |
(四) 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 第25-27页 |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5页 |
(一) 教师的古诗词功底欠缺 | 第27-31页 |
(二) 教师对古诗词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 第31-32页 |
(三) 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把握不全面 | 第32-33页 |
(四) 评价内容重工具性轻人文性 | 第33-34页 |
(五) 评价方式单一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改革古诗词教学评价 | 第35-43页 |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 第35-37页 |
(一) 提高自身的诗词素养 | 第35页 |
(二) 注重反思,发展良好的教学素养 | 第35页 |
(三) 确立全面的教学目标,注重人文渗透 | 第35-37页 |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 第37-41页 |
(一) 有效指导诵读 | 第37-39页 |
(二) 合理运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 第39-41页 |
(三) 整体感悟古诗词,抓点睛之笔 | 第41页 |
三、改革古诗词教学评价 | 第41-43页 |
(一) 评价内容关注人文性评价 | 第41-42页 |
(二) 评价方式多样化 | 第42-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