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4页 |
1 前言 | 第15-25页 |
1.1 植物体细胞胚发生 | 第15-19页 |
1.1.1 植物体细胞胚概述 | 第15-17页 |
1.1.2 百合体细胞胚发生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1.3 miRNA及其对体细胞胚发生的调控作用 | 第18-19页 |
1.2 miR171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2.1 miR171概述 | 第19页 |
1.2.2 miR171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和胁迫响应 | 第19-21页 |
1.2.3 miR171对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的调控 | 第21页 |
1.3 植物启动子 | 第21-23页 |
1.3.1 启动子概述 | 第21-22页 |
1.3.2 miRNA启动子的研究 | 第22-23页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2 百合体细胞胚诱导及miR171的表达分析 | 第25-3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2.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第25页 |
2.1.3 细叶百合鳞片再生 | 第25页 |
2.1.4 miR171及其靶基因SCL6的qRT-PCR分析 | 第25-27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2.2.1 百合体胚直接发生和miR171的表达分析 | 第27-29页 |
2.2.2 百合体胚间接发生和miR171的表达分析 | 第29-31页 |
2.2.3 百合离体器官发生和miR171的表达分析 | 第31-33页 |
2.3 讨论 | 第33-36页 |
2.3.1 细叶百合体细胞胚发生方式 | 第33-34页 |
2.3.2 miR171参与百合离体再生模式分析 | 第34-36页 |
3 百合lpu-pri-miR171a/b全长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36-5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6-43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3.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第36页 |
3.1.3 生物学分析软件 | 第36-37页 |
3.1.4 MIR171a/b保守区域的克隆 | 第37-39页 |
3.1.5 lpu-pri-miR171a/b3’端部分片段克隆 | 第39-41页 |
3.1.6 lpu-pri-miR171a/b5’端部分片段克隆 | 第41-4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3-50页 |
3.2.1 细叶百合体细胞胚总RNA提取 | 第43页 |
3.2.2 lpu-pri-miR171a/b保守区域克隆 | 第43-44页 |
3.2.3 lpu-pri-miR171a全长克隆 | 第44-45页 |
3.2.4 lpu-pri-miR171b全长克隆 | 第45-46页 |
3.2.5 lpu-pri-miR171a/b序列分析 | 第46-49页 |
3.2.6 miPEP171的预测与分析 | 第49-50页 |
3.3 讨论 | 第50-52页 |
3.3.1 MIR171基因的变异和保守性 | 第50页 |
3.3.2 lpu-pri-miR171功能分析 | 第50-52页 |
4 百合MIR171a/b启动子的克隆及缺失表达载体构建 | 第52-7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8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52页 |
4.1.2 试剂、仪器和载体 | 第52页 |
4.1.3 生物学分析软件 | 第52页 |
4.1.4 细叶百合基因组DNA提取 | 第52-53页 |
4.1.5 MIR171a/b基因启动子序列克隆 | 第53-56页 |
4.1.6 MIR171a启动子5’端缺失片段的克隆 | 第56-57页 |
4.1.7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7-58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8-73页 |
4.2.1 细叶百合基因组DNA提取 | 第58页 |
4.2.2 MIR171a启动子序列的克隆 | 第58-61页 |
4.2.3 MIR171b启动子序列的克隆 | 第61-63页 |
4.2.4 MIR171a/b启动子序列结构分析 | 第63-71页 |
4.2.5 MIR171基因启动子5’端缺失片段的克隆 | 第71页 |
4.2.6 启动子缺失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 第71-73页 |
4.3 讨论 | 第73-75页 |
4.3.1 MIR1715’端侧翼序列功能预测 | 第73-74页 |
4.3.2 MIR171启动子序列分析 | 第74-75页 |
5 百合MIR171基因启动子功能分析 | 第75-87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75-78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75页 |
5.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第75页 |
5.1.3 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 | 第75-76页 |
5.1.4 农杆菌工程菌的构建与鉴定 | 第76页 |
5.1.5 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 | 第76-77页 |
5.1.6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77页 |
5.1.7 组织化学染色 | 第77页 |
5.1.8 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诱导下GUS酶含量测定 | 第77-78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78-85页 |
5.2.1 转基因植株鉴定 | 第78-80页 |
5.2.2 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 第80-81页 |
5.2.3 不同5’缺失启动子驱动的GUS酶含量测定 | 第81页 |
5.2.4 MIR171启动子对光信号的响应 | 第81-82页 |
5.2.5 MIR171启动子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 第82-83页 |
5.2.6 MIR171启动子对激素的响应 | 第83-85页 |
5.3 讨论 | 第85-87页 |
5.3.1 MIR171启动子的功能分析 | 第85页 |
5.3.2 MIR171启动子对环境因素的响应 | 第85-87页 |
全文总结 | 第87-89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1页 |
附录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