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核果类论文--樱桃论文

樱桃砧木根系应对短期水涝胁迫的生理及分子响应研究

缩略词第4-12页
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24页
    1.1 水涝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6-17页
    1.2 植物对水涝胁迫的响应机理第17-21页
        1.2.1 水涝胁迫下根系形态学的改变第17-18页
        1.2.2 水涝胁迫下根系代谢的改变第18-19页
        1.2.3 水涝胁迫下植物根系相关基因表达第19-20页
        1.2.4 水涝胁迫下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响应第20-21页
    1.3 植物对水涝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学研究第21-22页
    1.4 涝后恢复对植物根系的影响第22-23页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四种樱桃砧木对短期水涝胁迫的响应第24-3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4-26页
        2.1.1 试验材料及处理第24页
        2.1.2 丙二醛、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以及游离脯氨酸的测定第24-25页
        2.1.3 根系活力的测定第25页
        2.1.4 根系总呼吸速率测定第25页
        2.1.5 根系抗氧化酶活力的测定第25页
        2.1.6 根系内非酶类抗氧化物的测定第25-26页
        2.1.7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6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6-32页
        2.2.1 短期水涝对四种樱桃砧木根活力的影响第26页
        2.2.2 短期水涝对四种樱桃砧木根呼吸速率的影响第26-27页
        2.2.3 短期水涝对四种樱桃砧木根系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第27-28页
        2.2.4 短期水涝对四种樱桃砧木活性氧积累的影响第28-30页
        2.2.5 短期水涝对四种樱桃砧木根系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0-31页
        2.2.6 短期水涝对四种樱桃砧木根系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第31页
        2.2.7 短期水涝对四种樱桃砧木根系内非酶类抗氧化物含量的影响第31-32页
    2.3 讨论第32-34页
        2.3.1 樱桃砧木水涝耐性差异第32-33页
        2.3.2 樱桃砧木根系对水涝响应差异第33-34页
    2.4 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东北山樱应答短期水涝的生理及分子响应第35-6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5-40页
        3.1.1 试验材料与处理第35页
        3.1.2 cDNA文库构建、测序和分析第35-36页
        3.1.3 序列拼接和基因功能注释分析第36页
        3.1.4 GO、KEGG富集分析第36-37页
        3.1.5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共表达基因聚类分析第37页
        3.1.6 基因转录因子分析第37页
        3.1.7 根系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组分的测定第37-38页
        3.1.8 发酵途径相关代谢产物测定第38页
        3.1.9 根系内磷酸腺苷(ATP、ADP和AMP)的测定第38-39页
        3.1.10 根系内糖酵解及发酵途径关键酶活性的测定第39页
        3.1.11 根系内质子泵(H~+-ATPase和H~+-PPase)活性的测定第39页
        3.1.12 根系交替途径和细胞色素途径呼吸速率测定第39页
        3.1.13 qRT-PCR分析第39-40页
        3.1.14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0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0-63页
        3.2.1 东北山樱对水涝响应的转录组分析第40-57页
        3.2.2 东北山樱对水涝的生理及分子响应第57-63页
    3.3 讨论第63-68页
        3.3.1 水涝胁迫下植物根系转录组水平响应第63-65页
        3.3.2 植物根系对短期水涝胁迫的生理分子响应第65-68页
    3.4 小结第68-69页
第四章 东北山樱根系对水涝恢复过程的响应第69-7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9-70页
        4.1.1 试验材料与处理第69页
        4.1.2 丙二醛、过氧化氢含量和超氧阴离子含量测定第69页
        4.1.3 发酵途径相关代谢产物测定第69-70页
        4.1.4 根系内磷酸腺苷(ATP、ADP和AMP)的含量测定第70页
        4.1.5 根系内质子泵活性的测定第70页
        4.1.6 qRT-PCR分析第70页
        4.1.7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70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70-76页
        4.2.1 涝后恢复对东北山樱根系活性氧积累的影响第70-71页
        4.2.2 涝后恢复对东北山樱根系中发酵途径代谢产物的影响第71页
        4.2.3 涝后恢复对东北山樱根系中能量水平的影响第71-72页
        4.2.4 涝后恢复过程中东北山樱根系活性氧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分析第72-74页
        4.2.5 涝后恢复过程中东北山樱根系活性氧清除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分析第74-75页
        4.2.6 涝后恢复对东北山樱根系质子泵活性的影响第75页
        4.2.7 涝后恢复过程中东北山樱根系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表达量分析第75-76页
    4.3 讨论第76-78页
        4.3.1 涝后恢复过程中能量代谢的变化第76-77页
        4.3.2 涝后恢复过程中活性氧生成和清除机制第77-78页
    4.4 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79-80页
    5.1 结论第79页
    5.2 创新点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91页
附录第91-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瓜翻译控制肿瘤蛋白基因CsTCTP1和CsTCTP2在逆境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分析
下一篇:百合体胚发生相关基因MIR171的克隆及其启动子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