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环境公众参与权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以《奥胡斯公约》为中心

中文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引言第18-3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8-2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30页
    三、选题的意义和目标第30-32页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32-33页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拟创新之处第33-35页
第一章 环境公众参与权:《奥胡斯公约》的价值目标第35-78页
    第一节 环境公众参与权的基本范畴第35-46页
        一、环境公众参与权界说第35-38页
        二、环境公众参与权的特征第38-41页
        三、环境公众参与权的性质第41-44页
        四、环境公众参与权的价值第44-46页
    第二节 《奥胡斯公约》及其建构的环境公众参与权保障体系第46-78页
        一、《奥胡斯公约》的制定背景第47-62页
        二、《奥胡斯公约》中环境公众参与权的保障体系第62-78页
第二章 环境知情权:环境公众参与的前提第78-112页
    第一节 环境知情权概述第78-87页
        一、环境知情权的概念及演变发展第78-80页
        二、环境知情权的理论基础第80-83页
        三、环境知情权的意义第83-86页
        四、影响环境知情权实施的因素第86-87页
    第二节 环境知情权的立法发展第87-95页
        一、环境知情权的国际立法第88-90页
        二、环境知情权的国内立法第90-94页
        三、国际上环境知情权的立法特点第94-95页
    第三节 环境知情权的构建第95-104页
        一、环境知情权的主体第95-100页
        二、环境知情权的客体第100-102页
        三、环境知情权的内容第102-104页
    第四节 环境知情权的实施机制及其成效第104-112页
        一、国际层面《奥胡斯公约》中环境知情权的实施考察第104-108页
        二、缔约方层面《奥胡斯公约》中环境知情权的实施考察第108-112页
第三章 环境公众参与决策权:环境公众参与权的关键第112-148页
    第一节 环境公众参与决策权概述第112-126页
        一、环境公众参与决策权及其演变第112-114页
        二、环境公众参与决策权的正当性第114-119页
        三、环境公众参与决策权的意义第119-121页
        四、环境公众参与决策权实施的障碍分析第121-126页
    第二节 环境公众参与决策权的立法第126-134页
        一、环境公众参与决策权的国际立法第126-128页
        二、公众参与环境决策权的国内立法第128-133页
        三、国际上环境公众参与决策权的立法特点第133-134页
    第三节 环境公众参与决策权的运行第134-141页
        一、公众参与有关具体活动决策的运行第134-139页
        二、参与环境方面计划、方案和政策的运行第139-140页
        三、参与拟定执行规章或有法律约束力的通用准则文书的运行第140-141页
    第四节 环境公众参与决策权的实施机制及成效第141-148页
        一、国际层面《奥胡斯公约》中环境公众参与决策权的实施考察第141-143页
        二、缔约方层面《奥胡斯公约》中环境公众参与决策权的实施考察第143-148页
第四章 环境公众参与救济权:环境公众参与权的最终保障第148-174页
    第一节 环境公众参与救济权概述第148-158页
        一、环境公众参与救济权及其缘起第148-153页
        二、环境公众参与救济权的理论基础第153-155页
        三、环境公众参与救济权的意义第155-156页
        四、影响环境公众参与救济权的因素第156-158页
    第二节 环境公众参与救济权的立法第158-163页
        一、环境公众参与救济权的国际立法第158-159页
        二、环境公众参与救济权的国内立法第159-161页
        三、国际上环境公众参与决策权的立法特点第161-163页
    第三节 环境公众参与救济权的实现第163-167页
        一、环境知情权之救济第163-164页
        二、环境公众参与权之救济第164-165页
        三、任何违反环境法律规定的救济第165-166页
        四、救济的基本目标第166-167页
        五、救济权实施的支持性制度第167页
    第四节 环境公众参与救济权的实施机制及其成效第167-174页
        一、国际层面《奥胡斯公约》中参与救济权的实施考察第167-169页
        二、缔约方层面《奥胡斯公约》中参与救济权的实施考察第169-174页
第五章 《奥胡斯公约》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性第174-192页
    第一节 《奥胡斯公约》的经验总结第174-181页
        一、充分反映了民主的本质第174-175页
        二、突出了对环境正义的追求第175-177页
        三、确立了"权利本位"的思想第177-178页
        四、科学架构了环境公众参与权的体系第178-179页
        五、注重权利的实现第179-181页
    第二节 《奥胡斯公约》的影响第181-185页
        一、保障环境权的第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公约第182页
        二、环境公众参与领域最重要的国际性创新第182-183页
        三、欧洲环境政策制定的里程碑第183-184页
        四、推动了国际、国内有关环境公众参与的立法进程第184-185页
    第三节 《奥胡斯公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185-192页
        一、《奥胡斯公约》对我国之可借鉴性第185-189页
        二、《奥胡斯公约》对我国的借鉴性第189-192页
第六章 我国环境公众参与权的立法及其完善—以《奥胡斯公约》为参照第192-216页
    第一节 我国环境公众参与权的立法及评述第192-200页
        一、我国环境知情权的相关立法第192-195页
        二、我国环境公众参与决策权的立法第195-198页
        三、我国环境公众参与救济权的相关立法第198-200页
    第二节 我国环境公众参与权立法的问题揭示第200-211页
        一、立法指导思想滞后第201-202页
        二、立法技术缺乏科学性第202-203页
        三、我国公众参与权立法内容的不足第203-211页
    第三节 我国环境公众参与权立法的完善第211-216页
        一、确立"权利本位"的立法指导思想第211-212页
        二、制定环境参与的专门性法规或规章第212-213页
        三、立法中注重环境知情权、参与决策权和救济权的协调和统一第213页
        四、扩大环境公众参与权的范围第213-214页
        五、健全相关程序和机制第214-216页
结语第216-219页
参考文献第219-235页
    一、中文著作第219-224页
    二、中文译本著作第224-226页
    三、外文资料第226-228页
    四、中文论文第228-235页
后记第235-236页

论文共2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公共经济管理转型对民办教育影响研究
下一篇: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文体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