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研究的内容 | 第8-9页 |
2 网上支付概述 | 第9-16页 |
2.1 网上支付的概念 | 第9页 |
2.1.1 网上支付的概念 | 第9页 |
2.2 网上支付的基本模式 | 第9-16页 |
2.2.1 "网上银行"支付模式 | 第9-10页 |
2.2.2 第三方支付模式 | 第10-16页 |
3 第三方支付法律地位及网上支付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16-21页 |
3.1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地位 | 第16-17页 |
3.1.1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服务范围 | 第16页 |
3.1.2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地位 | 第16-17页 |
3.2 网上支付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17-21页 |
3.2.1 网上支付的主要参与人 | 第18页 |
3.2.2 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18-21页 |
4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问题分析 | 第21-31页 |
4.1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4.1.1 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的安全问题 | 第21-22页 |
4.1.2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市场准入问题 | 第22-24页 |
4.1.3 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 | 第24-25页 |
4.2 我国现有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规范 | 第25-31页 |
4.2.1 《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 | 第26-27页 |
4.2.2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 第27-29页 |
4.2.3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第29-31页 |
5 完善第三方支付的对策建议 | 第31-41页 |
5.1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安全及防范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 | 第31-35页 |
5.1.1 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 | 第31-33页 |
5.1.2 沉淀资金产生的孳息问题 | 第33-35页 |
5.2 适度的市场准入制度 | 第35-37页 |
5.2.1 美国 | 第35页 |
5.2.2 欧盟 | 第35-36页 |
5.2.3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7页 |
5.3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37-41页 |
5.3.1 美国 | 第37-38页 |
5.3.2 欧盟 | 第38页 |
5.3.3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8-41页 |
6 结语 | 第41-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43-44页 |
参考资料 | 第44-47页 |
详细摘要 | 第47-51页 |